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历经十余年发展,谷歌与百度境遇迥异,冰火两重天格局显现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历经十余年发展,谷歌与百度境遇迥异,冰火两重天格局显现的知识,包括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谷歌上市
弹指一挥间,谷歌已经迎来了上市15周年纪念日,百度也走过了14年上市历程。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十余年,两家公司都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差距似乎越来越大,势头也在朝着两个方向发展。
谷歌的8000亿美元市值历程
2004年,互联网泡沫的余波未散,资本市场环境对谷歌来说并不是太有利。那一年,Facebook才刚刚上线,只面向哈佛大学等高校学生开放。
谷歌原本将IPO发行价期间制定在了每股108美元至135美元,但考虑到市场环境、投资者认购需求,谷歌随后将IPO发行价区间下调到了每股85美元至95美元。到了最终定价时,谷歌的发行价只触及了区间下限85美元,市值为230亿美元。
在上市获得资金支持后,谷歌开始迅速扩大版图,谋求多元化发展,15年间实施了200多笔收购交易,借此一步步发展壮大。
首先,谷歌为移动时代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谷歌斥资5000万美元收购了Android。这个开源操作系统帮助谷歌进入了全球各地移动运营商所销售的一系列移动设备中,在全球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超85%。与此同时,谷歌搜索、Gmail等谷歌移动服务也进入了许多Android经销商的手机中,为谷歌创造了源源不断的移动广告收入。
Android占有率超85%
次年,谷歌又投资16.5亿美元拿下了全球最大视频网站YouTube。现在,YouTube已成为第二大营收贡献者,年营收预计为150亿美元。
根据谷歌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广告总营收为326.01亿美元,占据了谷歌总营收的84%。这要得益于谷歌在2007年实施的一笔收购交易。那年,谷歌以31亿美元收购了网络广告公司DoubleClick,获得了许多关键广告技术。
除了搜索和Android,谷歌的另外一项重要资产就是谷歌地图。2013年,谷歌以11亿美元收购了地图应用Waze,后者的社交流量数据帮助谷歌地图预测出行时间和路线。如今,Waze在全球拥有逾1亿月活跃用户。一些人认为,由于同时拥有Waze和谷歌地图,谷歌手中握有的地图数据控制权实在太大。
当然,谷歌也有一些失败交易。例如,谷歌在2011年以惊人的125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两年后就以30亿美元贱卖给了联想。不过,谷歌也通过这笔交易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专利,在智能机大战中抗衡苹果公司。
树大招风。在成长为科技巨头的道路上,谷歌成为了监管部门的“眼中钉”,因垄断被罚了数十亿美元,这两年最有名的就是欧盟的反垄断“三部曲”。2017年6月27日,欧盟宣布对谷歌公司处以创纪录的24.2亿欧元(约合27.1亿美元)罚款,原因是谷歌在搜索结果中偏袒自主比较购物服务。去年7月18日,欧盟又因Android系统垄断对谷歌罚款43亿欧元(约合50亿美元)。今年3月20日,欧盟委员会又因谷歌滥用网络搜索广告市场支配地位对其罚款14.9亿欧元(约合17亿美元)。
最近又有消息传出,美国司法部正准备对Alphabet公司旗下谷歌发起反垄断调查。美司法部此举将使得谷歌面临新一轮重大监管审查。
谷歌自动驾驶汽车
在这期间,谷歌还在公司结构上做了一些变化。2015年,谷歌成立控股公司Alphabet。从此,谷歌、谷歌风投、谷歌实验室Google X和Nest等就成为了Alphabet的一系列子公司。其中新谷歌将保留谷歌搜索、谷歌地图、YouTube等核心项目。当时,谷歌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在接受采访时暗示,要学著名投资者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对公司长期投资,并让高管自主运营一些业务。
谷歌也在热门发展趋势上占据了制高点,已在人工智能(AI)和自动驾驶汽车领域耕耘多年。2017年,围棋人机大战轰动一时。战胜世界冠军李世石的围棋程序AlphaGo就来自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同时,谷歌母公司Alphabet自动驾驶汽车部门Waymo已开始在菲尼克斯测试无人驾驶汽车。
上市15年后,谷歌市值已经从IPO时的230亿美元飙升到了现在的逾8300亿美元,增长了36倍。尽管遭遇了多轮反垄断调查,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被视为强大的象征。除了谷歌外,Facebook、亚马逊、苹果等科技巨头也是监管部门审查的重点。
百度掉队了
2005年8月5日,就在谷歌上市近一年后,国内搜索巨头百度也登陆了纳斯达克。上市首日,百度股价飙升353.85%,市值约为40亿美元。百度CEO的李彦宏的身价也逼近10亿美元,并喜极而泣。
百度
上市后,百度也走上了多元化发展道路,先后推出了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百度空间、百度视频、百度地图等多个产品线,其中用户过亿的就有7、8个之多,百度的“流量”能力之强大,可见一斑。
然而,随着智能机的迅速普及,移动时代正加速到来,这让百度始料未及。手机端的入口不再是搜索,而是应用。于是,百度的战略重心开始向移动端转移。
为了在移动时代迎头赶上,百度在2013年宣布斥资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创造了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大的收购案。然而四年后,百度为91无线团队打造的福州研发中心宣布停止运营,这笔收购案最终黯然收场。
百度的发展也伴随着丑闻。2016年,“魏则西事件”把百度推上了风口浪尖。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百度搜索相关关键词竞价排名结果客观上对魏则西选择就医产生了影响。随后,百度进行了大幅度整改,控制商业推广信息占比不超过30%。
在新一波O2O浪潮中,百度外卖成为百度发力O2O领域的先锋队,一度形成了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分庭抗礼的局面,在白领市场占据第一。但是最终,百度决定“瘦身”,将百度外卖出售给饿了么。这也被一些人视为百度O2O战略的失败。
如今的百度All in AI。2017年,百度挖来了前微软高管陆奇。陆奇对百度内部所有业务进行了全盘梳理,并不局限于AI相关业务领域,按照核心、外围、使命与非使命四个维度,将百度旗下的所有业务画进一张业务象限图中,这张图成为之后百度业务调整的基本框架。陆奇曾表示,今天的百度已经不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是是一家AI公司,整个公司一切以AI为先,一切以AI思维来指导创新,AI是百度的核心能力。
李彦宏和陆奇
陆奇的到来也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百度股价有了明显改观,市值一度逼近1000亿美元。然而,就在外界对百度的AI愿景寄予厚望时,上任仅一年多的陆奇就宣布离职了。这一消息导致百度股价大跌逾6%,市值蒸发近100亿美元。有分析指出,陆奇把百度的业务梳理地井井有条,但仍有“内部大山”是他搬不动的,有许多想法无法得到实施。
现在,百度的核心搜索业务也面临挑战。 字节跳动的招聘信息显示,字节跳动要做全网搜索,其搜索团队不仅有来自公司推荐、广告、AILab 团队的技术人员,还有来自 Google、百 度、Bing 、360 搜索、 Facebook、阿里、腾讯的人员,涵盖推荐、广告、IR、NLP、CV 等技术,并已应用大规模机器学习等方法。目前,字节跳动的搜索产品已经上线。
今年第一季度,百度创造了一个新“里程碑”。百度第一季度净亏损3.27亿元(约合4900万美元),遭遇了2005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百度、阿里、腾讯被称为中国科技三巨头,有“BAT”之称。但是现在,百度似乎有些掉队了。
从营收上衡量,阿里第二季度营收为1149亿元,是百度263亿元的四倍多。腾讯第二季度营收为888亿元,是百度的三倍多。按市值衡量,腾讯和阿里的市值均超过4000亿美元,而百度只有300多亿美元。百度股价今年已累计下跌了近40%。相比之下,腾讯股价上涨了6%以上,阿里的涨幅更是超过27%。
截至上周三收盘,百度的市值降至332亿美元,被字节跳动、网易、京东、美团超越,跌出了中国前五大科技公司行列。
对于百度在BAT中掉队的问题,李彦宏曾经这样回应:“我们还是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吧,有些机会是属于我们的, 有些机会是不属于我们的。不可能每个机会都属于百度。百度这几年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15%左右,这应该是国内主流公司里面研发占比最高的。”
用户评论
十几年,真是时间飞快啊!谷歌和百度从当初互联网的风口浪尖一跃成为如今各自阵营的霸主,感慨万千。一个选择了开源,另一个走起了深度学习,都是各有千秋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谷歌和百度的发展路还蛮能反映科技发展的脉络——信息时代还是技术驱动了时代进步?这真是一番值得深思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冰火两重天,谷歌那可是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巨头啊,百度在中国市场占领率也很高,只是业务领域差异化导致发展方向不同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记得当初还是用百度的浏览器和搜索,如今很少用了…感觉谷歌的产品体验确实更人性化一些,希望能看到百度在未来能做出更多突破!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真是太有共鸣了!谷歌和百度确实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谷歌注重技术创新研发,而百度则是更加强调大数据应用。两种发展方向,各有优劣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啊!十多年前搜索引擎刚兴起的时候,百度可是毫无疑问的领头羊嘛!现在看看谷歌的身影越来越强劲,竞争真的很激烈!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喜欢谷歌的产品体验,简洁自然直观!百度虽然功能很多,但总觉得有些繁琐了。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感受吧,每个人对产品使用习惯还是不同的。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说冰火两重天有点夸张了,毕竟都是互联网行业里的领军者啊!只不过谷歌更偏重全球视野和技术创新,而百度则是更加针对中国市场发展,各有定位罢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现在谷歌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有限,但它在AI、云计算等方面做的确实还是相当棒的。希望未来看到谷歌能更多地关注中国的市场需求!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搜索引擎到云平台,谷歌一步步都在不断完善自身生态体系,百度也一直在努力加强自身核心业务,两者都在向更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展!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比较倾向于看重用户体验的。谷歌的产品在设计上总是给人一种简洁明了的感觉,而百度的产品中的一些复杂操作还是让我有些费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无论是谷歌还是百度,都为互联网的发展贡献了不少力量。作为使用者,我更希望看到它们能够继续创新,研发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冰火两重天”描述得还蛮准确的。谷歌走上了开源路线,专注于基础技术研发;而百度则更加注重大数据应用和商业化路径,两者确实发展的方向不太一样。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还是觉得百度更贴近中国市场用户的需求啊!它的产品更懂我们生活习惯,也更切合实际的需求。谷歌的产品有时候感觉有点过于“理论”...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一开始的搜索引擎到如今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谷歌和百度都一直在不断探索新方向,证明了互联网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已经很多年没用过百度的搜索工具了…谷歌的服务体验确实比较优秀,更符合我的需求!希望百度能够继续提升产品质量...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