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范围内新能源车替代油车是一个缓慢的趋势,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用户习惯和政策保护的原因,10年后油车可能仍然会保留30-40%的市场份额。
2、除了特斯拉,全球电动汽车品牌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但特斯拉做不到像苹果一样吊打几乎所有中国竞争对手,因此特斯拉也达不到苹果这样的江湖地位,市场份额最多也就是15%左右。
注:今天这篇文章来自《所长会客厅》,因《价值事务所》已是一个全网超过100万关注者的账号了,考虑到舆论影响的问题,无论是跟投资决策直接相关,还是比较敏感的内容,都没办法深入讲,甚至都不能涉及。所以建议大家最好尽可能加入所长会客厅。对比《价值事务所》,《所长会客厅》有更加深度的研究、更加敏感的内容、更全面的陪伴(有问必答)、更及时的解读以及更多精品内容补充……
3、国产新能源车10年后将拿到50%的市场份额,其中仍以国内市场为主,因为国内汽车市场已经接近全球市场的一半。
4、未来可能会有1-2家中国企业成为市占率超过10%的巨头,还有2-3家市场份额在5%-10%左右的玩家。
全球乘用车市场规模高达15万亿人民币左右,10%的市场份额就是1.5万亿的销售收入,未来国内会产生3-4家万亿市值的企业,那么谁有机会拿到这几张门票呢?
玩家分析
小米入局以后,国内现有新能源车的玩家基本就是那么几个了。未来肯定也还会冒出来一些,但能做大的基本在这个list里面。其中可以分为几大阵营:
1、国资大厂
国资大厂一线包括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二线包括一汽集团、北汽集团、长安汽车等。
上汽和广汽旗下都有好几个新能源子品牌,主品牌分别是智己和埃安,一汽旗下的红旗、长安旗下的深蓝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销量。
2、转型民企
所有原来做油车的民企都已经转型或者拓展新能源车业务,新能源做的比较好有比亚迪、吉利、长城这几家。
吉利主要有极氪子品牌,长城纯电主打欧拉,魏牌和坦克有混动版本。
3、华为系
除了10家左右头部企业,大部分车厂单独开发和运营新能源子品牌的能力都不太够,因此采用了和华为合作的方式,由华为提供研发、设计和营销方面的支持。这类企业包括赛力斯/问界、奇瑞/智界、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东风/岚图、瑞风/江淮,其中长安的自有品牌深蓝最近也卖得不错。
4、新势力
除此之外的独立运作的民营企业都可以划进这一类,除了蔚来、小鹏、理想、小米之外,有点实力的还有两家。
零跑,和Stellantis有合作,目前已在港股上市。
哪吒,母公司为合众新能源,计划在港股上市。
比亚迪
按照国内市场分类的惯例,一般可以分为A级、B级和C级车,大致分别对应10万以下、10-20万和20万以上的汽车。就国外品牌而言,大众、丰田、本田、通用、福特、Stellantis等属于10-20万等级,宝马、奔驰、奥迪、沃尔沃等属于20万以上等级。当然还有更高等级的豪车跑车,属于小众产品。
市场占比最高的是10-20万这个价格带,也是最容易出巨型企业的市场。
国内最初从这个价格做起的只有比亚迪。早先行驶里程一直是新能源车无法普及的最大短板,特斯拉通过高性能的三元锂电池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也只能把整车的成本压低到20万左右,是比亚迪把磷酸铁锂电池做到又便宜又好用,才把新能源车的价格拉低到10万左右的大众市场入门级水平。
比亚迪还有另外一手独门绝技,就是混动技术DMi。今年6月的DMi 5.0发布大会上,比亚迪用三个“最”总结了升级以后DMi的厉害之处:
- 发动机热效率46.06%,全球最高。
- 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全球最低。
- 综合续航2,100公里,全球最长。
国际上新能源车之王并不是特斯拉,也不是比亚迪,而是丰田。今年上半年丰田销售的混动车已经占到了销售量的4成,丰田的混动车普锐斯1997年就上市,一直畅销不衰。但普锐斯的百公里油耗是5L左右,在DMi5.0跟前只是小弟弟,比亚迪的混动车性能已经完全超过普锐斯。
比亚迪之所以那么强,一方面是本来也做发动机,在发动机研发上一直在投入,所以能够继续提高燃油发电机的热效率;另一方面是比亚迪在电效率的改进上也是全方位的,在电池管理、电驱效率、热回收系统等方面做了全面的优化。
总之,比亚迪在混动领域就是碾压一般的存在,比亚迪的市场口碑也非常能够说明问题,基本上比亚迪的门店一开,其他同级别车型友商的日子就难过了。
比亚迪在混动上领先,也非常适合在海外开疆拓土,普锐斯卖得比特斯拉好,已经说明了国外的混动市场比纯电更大,加上比亚迪的超高性价比,成为全球第一梯队只是时间问题。
除了汽车,比亚迪上市公司还有电池以及电子产品代工业务,比较复杂,比亚迪的财务数据也远比其他企业更难分析一些,所长以后再找时间具体分析,我们继续把行业讲完。
埃安
学着特斯拉出道的蔚小理,一开始都是走纯电、高端的路线。因为纯电要做到高里程,电池成本是很高的,根本做不到和比亚迪的混动pk,只能做高端市场。
差不多到前年的时候,电池的成本大幅降低,原因跟踪股市比较多的都知道,因为锂电池上游碳酸锂大幅降价了。整个23年锂电池的价格下降了一半,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随着各家产品的成熟也开始放量,于是纯电车的成本也能做到10-20万这个区间。
这个时候主打入门级纯电轿车、价格最激进的广汽埃安吃到了最大的红利。从2023年二季度起,埃安一跃成为了国内仅次于特斯拉销量第二的纯电车型。
因为埃安卖得便宜,还成为了网约车市场最受欢迎的车型。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3年全国网约车市场共销售84.8万辆新车,其中广汽埃安销量约21.9万辆,占据了25%的市场份额。而埃安2023年总销量也才48万辆,也就是说网约车占了埃安总销量的接近50%。
成也网约车,败也网约车。2023年就业形势不好,网约车数量大增,到了今年网约车也饱和了,结果造成埃安的销量同比大降。因为走低价路线,虽然销量很高,但毛利率很低,埃安始终未能盈利。而网约车市场不见起色,埃安的盈利会越来越难。
作为老牌合资主机厂商,广汽集团说白了就是一个代工厂,很难说有多强的研发实力。广汽做新能源自主品牌的时候,最一开始也和华为谈过,后来可能因为条款没谈拢就没有合作。
后来埃安找了滴滴合作,也下定了决心走网约车这条路线。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广汽也只能横下心一条道走到黑,继续加码和滴滴的合作,最终的方向是无人驾驶出租车。滴滴现在也在走国际路线,如果能够走通,那埃安还是大有希望的。
如果抛开和滴滴的合作,无人驾驶出租车的画饼,埃安可以说没有拿到未来巨头入场券的希望。因为广汽之前都是躺着挣钱,虽然代工厂只是喝汤吃不了肉,但是凭着雅阁、卡罗拉这些日系经典爆款,广汽的钱赚得毫不费力。但C端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能力也根本没有机会得到培养,埃安今年力推的高端子品牌昊铂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证明。
广汽+埃安这样的国企组合,靠着政府和B端市场未来应该不至于死,但市场的大幅度萎缩应该是很难逃脱的宿命。
零跑
还有一个入门级纯电车的大玩家,零跑。
其他所有的新能源厂家,不是爸爸很厉害,就是创始人自带光环,像零跑这样白手起家的也就只有难兄难弟哪吒了。
零跑的创业团队主要来自杭州的大华科技,大华是做视频监控系统的,和海康威视齐名,和新能源车并没有太大关系。
零跑走的是极致低价和性价比路线。2019年零跑发布微型车T03,其实就是一代神车上汽五菱的翻版,民间俗称"老头乐"。但零跑愣是把5、6万的老头乐做出了高科技的既视感,配备了高通芯片的智能座舱,还支持L2自动驾驶。这相当于你花500块钱买个山寨机本想只是用来打打电话,结果人家居然还能看大屏超清电影一点都不卡,绝对是物超所值。
后续零跑开始往上走,推出C01、C10、C11和C16轿车和SUV系列,主打性能打8折但价格低一半,因此受到对价格敏感的工薪阶层的欢迎。
但也因为是走极端低价路线,零跑的利润率也极其感人。今年上半年,零跑的毛利润仅为1.1亿,毛利率1.1%,净亏损24.3亿元。
但零跑另辟蹊径的产品路线吸引了一位全球大佬的关注,这位大佬就是全球第四大汽车厂商,由法国标致集团和意大利菲亚特集团合并产生的Stellantis。Stellantis去年10月投资15亿欧元获得零跑超过20%的股份,目前仍占股17.9%。
Stellantis主要是看重零跑在纯电车和无人驾驶方面的技术积累,另一方面零跑的微型车和Stellantis在欧洲市场的主力纯电车型非常吻合。
比如和零跑T03性能差不多的菲亚特500e,在欧洲要卖到25-30万人民币,零跑T03国内才卖5-6万,即使加上关税运费,到岸成本也绝对不会超过10万,毛利润太高了。
Stellantis和零跑成立了合资公司零跑国际,2025年的销售目标是8.66万辆,算上Stellantis的分成,预计单车利润仍在1万人民币以上。
我们都知道传音控股是手机界的低端机之王,靠卖手机给黑非洲和第三世界国家兄弟做到了全球销量前五,市值近千亿。零跑有没有可能成为电车界的低端车之王呢?零跑现在市值也就300亿人民币不到。就是这个低端车之王的目标市场居然是发达国家扎堆的欧洲市场,也够讽刺的。
而堂堂全球第四、销售额近2000亿欧元的全球巨头,居然要和国内收入不到100亿人民币的二流电动车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可见中欧之间的新能源技术差距有多大。
入门车的核心企业就聊到这里,还没完全聊完,我们明天继续。
用户评论
干细胞治疗啊,这个概念我一直很好奇,特别是能用于减肥这方面,是不是真的会像文章说的那样有效呢?会不会只是宣传炒作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听起来真让人兴奋!我一直想要找到一个真正有效的减肥方法,希望干细胞的应用能够带来改变!不过,技术成熟度和安全性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哈哈,我感觉这次又有人要发财了。每个时代都有热点的行业,现在科技发展这么快,干细胞可能真的就是下一个爆点。但是,普通人能不能负担得起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比较谨慎对待这类宣传,说白了,干细胞技术还有很多未知风险和挑战。而且这个行业也不一定能迅速获得监管的认可,所以还是需要理性看待。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干细胞治疗很感兴趣啊!感觉比传统的减肥法更加彻底和安全…不过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些关于干细胞移植副作用的文章,需要多了解一下相关信息才能决定是否尝试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干细胞行业确实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在医疗领域。不过减肥这块暂时有点不切实际,还是先关注其在治疗其他疾病方面的应用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有一个可以帮助我摆脱传统减肥方法的工具!干细胞修复身体机能,从根本上解决肥胖问题,期待早日实现!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概念真是太棒了!想想以后不再为体重烦恼,生活真的会变得更加幸福! 干细胞行业的未来一片光明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对干细胞治疗的效果存在怀疑。感觉只是商家炒作的概念而已,我们需要注意分辨真实性和虚假信息。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关于干细胞在减肥方面的应用,我比较倾向于谨慎观望的态度。毕竟这还是一个新兴技术,需要更多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行业发展确实很快,也许真的会像文章说的那样迎来爆发! 不过也要警惕一些不法厂商的利用打着干细胞旗号进行诈骗。大家要好好辨别真假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干细胞治疗能实现从根本上解决肥胖症吗?这让我很期待!希望能够早日看到这个技术真正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帮助更多人摆脱健康问题。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觉得干细胞治疗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不仅仅是在减肥方面,还有其他的医疗领域。但需要国家加大对该领域的监管力度,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新闻让我兴奋了! 干细胞技术真的很有希望能够帮助我们改变身体和生活!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干细胞的确很酷炫,但减肥效果真的有这么明显吗?我看评论里说安全性问题就让人担忧啊!需要更多证据支撑才行。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现在各种各样的减肥方式都层出不穷。干细胞技术到底会不会是下一个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呢?希望能够早日看到真金不怕火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干细胞这概念听起来很新潮,但感觉有点虚幻,还需要更多时间来验证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