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次被迫“瘦身”的就是迅速崛起的百胜园,甚至还成功推出了减肥茶。这家号称“两袋茶卖了30亿袋、45亿元”的著名减肥茶公司,在卖掉财产和“孩子”后终于“瘦身”了。
“减肥茶第一股”显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近日,在港股上市的碧生源发布的2018年业绩报告显示,碧生源全年实现营收3.78亿元,同比下降22.4%,整体亏损93%。万元。
长润茶、长青茶两大主打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分别下降43.8%、22.9%。仅减肥药等药品业务略有增长,销售额较2017年增加1100万元。
碧生源两款旗舰产品到底有多强?碧生源创始人赵一红曾表示:“这十四年来(指2000年到2014年),碧生源只做了一件事,卖两袋茶,一袋是碧生源减肥茶,一袋是碧生源”长润茶,两袋就卖了30亿袋,45亿元。”
遗憾的是,随着人们消费习惯和减肥观念的改变,曾经风靡的百胜园长润茶和长青茶也陷入了衰退期。
据悉,2018年,长润茶、长青茶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14亿元、1.5亿元,平均售价分别为1.32元、1.27元。毛利率由2017年的76.9%下降至2018年的67.5%。
上述两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在2010年达到顶峰,长润茶、长青茶分别实现销售收入5.66亿元、3.04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64.8%、34.8%。
此后,长润茶、长青茶的销售收入逐年下降。截至2018年,两款产品的销售收入较八年前分别下降了79.86%和50.66%。
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院发布的《全国零售药店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长润茶和长青茶分别占据中国零售药店销售的通便减肥产品市场的13.82%和33.19%,年-同比2011年分别下降14.28%和2.51%。
18年前公司成立时,碧生源选择出售房产求生存。
2018年12月31日,碧生源宣布将以5.5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位于北京西四环的碧生源大厦出售给吉宝置业旗下子公司。
此次出售的百胜园大厦为一栋11层建筑,总建筑面积11628.21平方米,也是公司总部所在地。
房产评估报告显示,2018年11月30日,百盛园大厦评估市值为4.8亿元。
公告披露,上述出售所得款项净额为5.2亿元,其中拟1.2亿元用于补充日常流动资金,1.5亿元用于偿还债务,2.5亿元用于支付股利股东。预计出售收益将达2.13亿元。
为保证公司在出售碧森源大厦后能够继续在原办公地点办公,公司已于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当日与收购人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租赁了10号、11号办公楼。碧森园大厦各楼层作为办公用房,期限为3年,租金为每平方米每天9.5元。
而这并不是百胜园第一次为了挽救业绩而出售资产。 2017年3月,公司将子公司北京百胜园食品饮料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中航拓宏,总价7500万元。截至2018年底,中航拓宏仅支付了600万元,余款已推迟至2019年8月底支付。
百胜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创始团队中,除创始人赵一红有饮料销售背景外,其他十位创业合伙人中,有几位负责财务管理,其余都是营销老手。这让碧森园从诞生之日起就走着这样的道路。制胜点在于营销。
2007年,百胜园投入广告费5000万元,销售茶包价值1.46亿元,实现营业额1.6亿元。 2008年,贝森源又投入广告费1.2亿元,销售额和销售额翻了一番。
“洗肠”、“别太瘦了”。当时,碧生源的广告铺天盖地,各种广告语大家都耳熟能详。
然而如此猛烈的广告“攻势”却让碧生源投入了大量资金。另一方面,消费者出现“视听疲劳”后,也无法为碧森园带来持久稳定的收入增长。
有媒体测算了碧生源2007年至2018年各时期广告投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0.1%、33.0%、30.4%、28.6%、40.9%、65.6%、43.4%、29%。33.1%、31.1%、18.4%、13.4%。
碧生源业绩最好的那些年,也是他们投放广告最多的那些年。可以说,碧生源此前的业绩,是通过向消费者“卖”广告来“卖”的。
随着消费者对减肥的认识发生变化,逐渐从盲目追随保健品、药品转向健康减肥方式,百胜园也做出了一些尝试来挽救日益疲软的业绩。
2015年,百胜源与A股上市公司海正药业合作,成为海正药业奥利司他减肥药产品的代理商,意在从减肥保健品向OTC减肥药市场延伸,但鲜有涉足。成功。
2018年,为防止经销商/分销商违反管理政策,在市场上低价销售、囤货,碧生源减少了经销商/分销商批量采购时的折扣力度。从长远来看,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减少扰乱市场的行为,加强渠道管理,促进纯销售,从而为股东带来更高的回报。然而,短期内将影响本集团的产品销售。
同时,百胜园还推出了一些新产品,如高纤维代餐饼干、芦荟软胶囊、B族维生素片、维生素C片和维生素C咀嚼片、玫瑰人参红糖姜茶、复合水果和植物酵素粉、减肥胶原蛋白。饮料及其他保健品。但到目前为止,新产品的性能并未得到改善。
聚焦衰退、转型不利、抛售资本,碧生源还会继续减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