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药物减肥

和曲美同功效的减肥药,曲美减肥的主要成分

“一击就能减十斤”、“不用节食,不用运动,也能减肥”。 2021年,“索马鲁肽”因其治疗肥胖症而走红。到了2023年,有了全球首富、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背书”,“索马鲁肽”更加火爆,被称为“减肥神药”。

索马鲁肽一手打响了GLP-1减肥赛道的火爆,众多药企纷纷涌入这一赛道。国内减肥药市场长期沉寂后,7月4日,华东医药利拉鲁肽注射液针对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批准,成为首个国产GLP-1减肥药。

毫无疑问,国内减肥市场的争夺战已经围绕GLP-1打响,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将是决定谁能在这条赛道上走得更远的关键。

“神奇减肥药”的诞生故事

历史上,减肥药物经历了多次迭代。

2000年,第一波“神药”进入中国,主要是雅培和基因泰克(后被罗氏收购)的西布曲明和奥利司他。巩俐、范冰冰先后代言西布曲明。当时国内市场上有曲美、奥曲星、曲婷、诺美婷等十几个西布曲明品牌。自此,西布曲明“风靡”十年。

直到2010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西布曲明可能会增加潜在心血管和中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年10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称,因使用辅助减肥治疗药物西布曲明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决定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西布曲明制剂以及我国的原材料。生产商负责召回和销毁市场上的药品。当时,该药物已从全球市场撤回。

至此,奥利司他成为国内减肥药市场仅存的“孤疫苗”。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的《体重控制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号文件指出,奥利司他的减肥效果有限,且由于其作用机制,存在脂肪肝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油)便、脂肪便、腹泻等,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相比之下,国外虽然有不少减肥药获得批准,但也有不少因安全问题而退出市场。

例如,惠氏(被辉瑞收购)的芬氟拉明和右芬氟拉明被发现会增加心脏瓣膜疾病的风险,并于1997年撤市;赛诺菲的利莫那班被发现会导致抑郁症或有自杀意念,于2008年撤市;施维雅的Benflix于2009年退出市场,因为它可能导致心脏瓣膜疾病;卫材制药的氯卡色林(2012年获得美国FDA批准)因可能导致癌症风险而撤市,并于2020年退市。

2014年,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肥胖症,开创了新一代减肥药的先河。

作为第一个GLP-1减肥药,利拉鲁肽减缓胃排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降低食欲。据了解,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通过刺激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发挥肠促胰岛素的作用而产生降血糖作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可以降低血糖、减轻体重。

诺和诺德在利拉鲁肽基础上开发了第二代GLP-1受体激动剂索马鲁肽,于2021年6月获批用于治疗肥胖症。

相比之下,利拉鲁肽需要每天注射,而索马鲁肽只需每周注射一次,用药频率较低;索马鲁肽在减肥效果方面也较好,根据Clove Insight数据库显示,接受利拉鲁肽和索马鲁肽治疗的肥胖患者在68周内平均体重分别减轻了6%和16%。

据公开报道,2022年10月,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自己在一个月内减重了9公斤,秘诀就是定期禁食和Wegovy。所提到的“Wegovy”是诺和诺德用于减肥适应症的司美鲁肽的商品名。马斯克的“产品介绍”也让“减肥神药”索马鲁肽掀起了全球热潮。今年入夏以来,一针一线都变得更加难找。

不过,诺和诺德的索马鲁肽也面临着竞争对手礼来公司的挑战。

与索马鲁肽等GLP-1单靶点药物不同,礼来公司的替泊肽是一种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GLP-1双受体激动剂。于2022年5月获批。FDA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减肥方面,今年4月,礼来公司宣布替泊肽针对肥胖的三期临床试验SURMOUNT-02达到了所有主要和次要终点。对于肥胖或超重并患有2型糖尿病的成年人来说,15mg高剂量的替泊肽在72周时实现了15.7%的体重减轻,即较基线体重100.7kg减轻了15.6kg。与安慰剂相比,10 mg 和15 mg 替泊肽均显着减轻了体重。

外界认为,替泊肽或将与索马鲁肽争夺“减肥王”的宝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体重指数(BMI)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健康的标准。 BMI=体重/身高2。当BMI25时为超重,当BMI30时为肥胖。据Frost & Sullivan估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15.5亿肥胖者,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1%。

聚焦全国,《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50%以上成年居民超重肥胖;成年人(18岁)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

据国联证券研报,沙利文数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有3.29亿肥胖人群,保守估计其中1/10的肥胖人群,即3290万人需要GLP-1药物减肥,每人每年注射4次(相当于4个月的使用量),年消耗量为1.316亿次。按目前索马鲁肽一针售价500元计算,预计到2030年中国GLP-1减肥药市场规模将达到658亿元。

从全球来看,德邦证券预计,2030年GLP-1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领域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900亿美元。其中,2型糖尿病药物市场约占350亿至40亿美元。亿美元,减肥药市场约占500亿至550亿美元。

巴克莱银行对减肥市场有着更高的期望。据估计,未来10年全球减肥治疗市场价值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

除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外,减肥药物也给制药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诺和诺德凭借其两款减肥药利拉鲁肽和索马鲁肽赚得盆满钵满。

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诺和诺德全年总销售额同比增长25%,主要得益于——糖尿病和减肥两大业务板块的大幅增长。 2022年,诺和诺德旗下Wegovy和Saxenda(利拉鲁肽商品名)的销售额分别为61.88亿丹麦克朗(约9.25亿美元)和106.76亿丹麦克朗(约15.97亿美元),合计168.64亿美元。丹麦克朗(约25.22亿美元)翻了一番。

今年一季度,诺和诺德Wegovy和Saxenda销售额分别为45.63亿丹麦克朗(约合6.82亿美元)和32.79亿丹麦克朗(约合4.9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25%和64%。基于Wegovy良好的销售势头和不断提升的供应能力,诺和诺德进一步宣布上调全年业绩预期。

“减肥神药”的火也从消费市场蔓延到二级市场。 Wind数据显示,诺和诺德(NYSE:NVO)近四个月涨幅达14.81%,2021年初以来涨幅超137%,市值达3782.33亿美元;礼来公司(NYSE:LLY)过去四个月上涨44.05%,自2021年初以来涨幅超过170%,市值已超过4244亿美元,超越强生公司(NYSE:JNJ)。

值得一提的是,奥利司他是国内唯一获批的减肥药,是百胜源(00926.HK)的核心产品之一。 2022年为公司贡献营收2.68亿元,占总营收的28.4%。 %。

英雄竞逐,华东医药拔得头筹

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上此前国内获批的减肥药只有奥利司他,GLP-1减肥赛道吸引了大量国内药企布局。

由于利拉鲁肽的化合物专利和晶体专利分别于2017年和2022年到期,据统计,目前国内有10多家药企在开发利拉鲁肽的生物类似药/化学仿制药。其中,华东医药进展最快。该公司利拉鲁肽注射液的糖尿病适应症已于今年3月在中国获批。 7月,公司成功获得国内首个GLP-1受体激动剂减肥适应症。

财经网注意到,华东医药利拉鲁肽注射液(适应症为减肥,商品名:Lilupine)目前在互联网平台上销售。据淘宝阿里健康大药房介绍,力露平的售价为每盒298元。

减肥适应症方面,复星医药旗下万邦医药的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减肥适应症已进入期临床试验阶段,进展较为先进; Amic旗下Nobot Biotech、先伟达生物的利拉鲁肽注射液也正在进行减肥适应症的临床试验。

诺和诺德索马鲁肽化合物的中国专利期限也将于2026年到期(其核心索马鲁肽专利于2022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无效,诺和诺德已上诉),这无疑刺激了更多药企进入该市场。不过,国内药企中,联邦制药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申报索马鲁肽减肥适应症的企业。

除了利拉鲁肽和索马鲁肽外,国内企业还在研发其他创新的GLP-1减肥药物。

例如,仁惠生物自主研发的GLP-1创新药贝那鲁肽于2016年获批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并于2019年启动了针对超重/肥胖适应症的期临床研究,目前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提交新药上市申请。如果该药获批,将成为首个针对超重/肥胖适应症的国产原研药。

先伟达生物的XW003和恒瑞医药的诺丽糖肽均处于期临床试验;甘力药业GZR18完成Ib/Ib/IIa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给药。

总体来看,在GLP-1靶点减肥适应症的研发上,国内药企更多聚焦于GLP-1受体的单靶点抑制剂,竞争激烈。

在双靶点、多靶点激动剂抗糖尿病药物研发领域,国内药企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均已布局。目前进展最快的是信达生物。

公开信息显示,信达生物与礼来公司于2019年达成合作,共同开发马西多肽(IBI362)。 Masdutide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双重激动剂,已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两个关键适应症上进入市场。 III期临床试验。信达生物预计于2023年底至2024年初提交Masdutide的上市申请。

国泰君安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纵观GLP-1受体激动剂的迭代过程,长效、口服、多靶点药物是发展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GLP-1减肥药的高景气也传导至上游原料药。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布的信息,目前国内已有5家药企注册了利拉鲁肽原料药,分别是诺泰生物、瀚宇药业、天马药业、星马药业。尹药业和Sirnaomics;注册索马鲁肽原料药的药企有4家,分别是诺泰生物、天马药业、健翔生物、派派德生物(冲刺创业板IPO)。

其中,诺泰生物在6月1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备案表中提到,索马鲁肽原料药目前主要供应海外及国内客户仿制药的研发需求。 2022年,索马鲁肽原料药对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贡献还比较小。此外,公司还提供替泊肽的原料药。已完成立项和工艺研究,处于小试阶段。

汉宇药业和Sirnaomics不仅开发了利拉鲁肽注射液,还开发了利拉鲁肽原料药。

汉宇药业在2022年财报中表示,公司利拉鲁肽等原料药产品长期销往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今年6月,其索马鲁肽原料药的上市申请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受理。

Sirnaomics在6月2日的投资者关系备案表中提到,公司利拉鲁肽原料药及注射液项目于2019年6月获得境内人民币《临床试验通知书》元。研发进展缓慢主要是由于公司申报较早。目前尚不清楚应申请哪种类型的药物。直到去年,相关政策才确定。即该公司的利拉鲁肽为化学合成,申请II型。此外,该公司的索马鲁肽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二级市场上,Wind数据显示,森诺生物股价年初至今已累计上涨77.64%,累计涨幅已达54.02%。

安全性仍需验证

除了减肥效果外,安全性也是决定一款减肥药成功与否的关键。 “神奇减肥药”的流行,也带来了对该药安全性的质疑。

国联证券研报指出,安全有效的减肥药物的缺乏导致巨大的市场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即使是目前在售的减肥药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风险问题。相对而言,GLP-1RA药物(利拉鲁肽、索马鲁肽)严重副作用发生率较小,同时具有心血管和代谢方面的益处,且安全性良好。

当投资者询问减肥药利鲁平的优势时,华东医药也在互动平台回应称,利拉鲁肽是GLP-1受体激动剂,GLP-1产品兼具减肥和抗炎功效。糖的作用和心血管益处是相对成熟、稳定和安全的目标。

然而,利拉鲁肽、索马鲁肽等GLP-1药物近期被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警告存在药物安全风险。

今年6月,欧洲药品管理局就索马鲁肽、利拉鲁肽等GLP-1药物可能引发甲状腺癌的风险发出审评警告,要求礼来、阿斯利康、赛诺菲在7天内完成审评。 3月26日前提供GLP-1药物的补充信息。EMA表示,试验仍需确认用于减肥的GLP-1药物是否可能会像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药物一样增加患甲状腺癌的风险。

据澎湃新闻7月10日援引路透社报道,欧洲药品管理局正在调查诺和诺德旗下的两款药物,包括糖尿病药物Ozempic(索马鲁肽)和减肥药物Saxenda(利拉鲁肽)。在此调查之前,冰岛监管机构报告了三起服用该药物的患者出现自杀念头的案例,其中两起服用Ozempic,另一起服用Saxenda。

路透社报道还提到,EMA将考虑是否应将审查范围扩大到整个GLP-1类药物。

对此,诺和诺德表示,大型临床试验项目的数据和上市后监测期间收集的数据均表明索马鲁肽或利拉鲁肽与企图自杀或自残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公司持续监测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实际应用以及与上述产品相关的其他数据,并与相关监管机构密切合作,以确保患者安全并让医疗专业人员充分了解情况。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2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