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减肥知识

健康减肥取决于控制甜度减肥健康方法

●糖可以不吃吗?答案是不能!人体缺糖时,脑部神经元活性降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易怒、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葡萄糖也是肌肉活动的主要燃料,对维持神经系统和心脏正常供能、增强耐力、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作用。

●一项涵盖五大洲18个国家的研究发现,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比例与全因死亡率呈U型关联: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70%)比中等摄入量导致更高的死亡风险。当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比例为50%-55%时,死亡率最低。

■ 李晖王曦

随着夏季的到来,爱美爱健身爱健康的人们都进入了饮食控制期。5月初,爱美爱美的小郭出现了大量脱发、记忆力下降、脾气暴躁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医生发现,为了追求完美身材,她几乎放弃了生活中所有的糖类,包括主食。

近年来,一种流行的说法是,糖会加速衰老、导致肥胖、影响胰岛素功能。有博主晒出自己戒糖100天的“自律”生活——变瘦了、皮肤变好了、慢性炎症也消失了。有书商推出戒糖相关书籍,详述自己戒糖的经历。但糖真的有害无益吗?

我们不能吃糖吗?不可以!

当然不是。糖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六大必需营养素之一,人体所需能量的一半以上都来自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按分子结构大致可分为糖类(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双糖如麦芽糖、乳糖、蔗糖,糖醇如麦芽糖醇、木糖醇等)、寡糖(如低聚果糖、海藻糖等)和多糖(如淀粉、纤维素等)。

葡萄糖是神经系统和心肌的主要能量来源。大脑虽然只占人体重量的2%,却要消耗人体20%的能量。人体缺糖时,大脑神经元活动减少,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休克、死亡。葡萄糖也是肌肉活动的主要燃料,对维持神经系统和心脏正常的能量供应、增强耐力、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糖尿病患者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时,机体所需的能量多由脂肪供给,而脂肪未充分氧化就会产生酮体,过多堆积可引起酮症酸中毒。

2019年一项涵盖五大洲18个国家的研究发现,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比例与全因死亡率呈U型关联: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70%)比中等摄入量有更高的死亡风险。当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比例为50%-55%时,死亡率最低。

哪种糖对人体是必需的?

首先,主食要以谷类、薯类为主,谷类不仅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还含有8%~12%的蛋白质,由于摄入量较高,谷类也是植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食物多样化、合理搭配的膳食原则,成年人每日应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粗粮豆类50-150g,薯类50-100g。与精制米面相比,粗粮豆类能提供更多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对降低肥胖、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相关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在烹饪主食时,米饭可以与糙米、杂粮(燕麦、小米等)、豆类(红豆、绿豆等)搭配,做成二粒米、绿豆饭、红豆饭、八宝粥等,粗细搭配,增加食物种类。

其次,可以选择含多糖类的食物。由于其化学结构复杂,人体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分解吸收,因此其提供的能量释放较为顺畅。例如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可以增加饱腹感,帮助控制食欲,防止能量摄入过量。同时,纤维素在肠道中可以帮助肠道蠕动,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从而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防止便秘。此外,银耳多糖、枸杞多糖、香菇多糖等多糖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作用。

再次,寡糖也是不错的选择。它是由2~10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甜度低,能量低,不会像单糖那样被快速吸收,导致血糖升高,也不会像一些多糖那样完全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而是直接进入大肠,被肠道菌群分解,产生对健康有益的物质,如短链脂肪酸。同时,它还能刺激有益菌群生长,改善肠道环境。

健康减肥_减肥健康饮食_减肥健康方法

这类食物包括香蕉、桃子、洋葱、豆类等,都被认为是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食用的“好糖”,但过量摄入此类食物可能会引起腹泻、腹胀等不适,因此应适量食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人每日低聚糖摄入量应为20~40g;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摄入量应稍高,建议在25~45g;儿童每日建议摄入量为10~20g。

最后说一下果糖。果糖是一种单糖,在植物中几乎总是和葡萄糖共存,尤其在洋蓟、菊苣等菊科植物中。果糖是所有糖中最甜的,比蔗糖甜1.2~1.5倍。但果糖的代谢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主要在肝脏代谢生成脂肪酸,脂肪酸进一步合成甘油三酯。果糖摄入过多,会增加肝脏负担,造成危害,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扰乱嘌呤代谢,升高尿酸,增加痛风风险。

糖分过高:癌细胞的最爱,会杀死益生菌

大量科学研究证实,高糖饮食易致癌。人体几乎所有细胞都需要糖来获取营养,正常细胞和癌细胞都是如此。但两者利用糖的方式不同,正常细胞通常借助氧气来利用糖,癌细胞则不需要,而是利用葡萄糖,通过一种名为无氧糖酵解的方式快速为自己提供能量。此外,高血糖还会导致糖尿病和肥胖,而这两者都是癌症的危险因素。

糖会杀死一些可以预防肥胖和疾病的肠道细菌。巧克力、饼干、蛋糕等加工食品往往含有大量糖分,食用时很容易超过糖分摄入的上限。食物经过消化器官时也会留下痕迹,影响肠道中游走的微生物,这也是事实。在对老鼠的实验中,科学家还观察到,富含糖分的饮食所滋生的细菌会杀死促进免疫的微生物,更多的脂肪会通过肠黏膜进入老鼠体内。老鼠不仅会变得超重,也更容易生病。

0卡路里≠0热量,0糖≠无糖

我们要警惕以下两类糖:一类是更容易被吸收的“液体糖”。市面上部分饮料产品标有“0蔗糖”,有消费者误以为“0蔗糖”就等于“0糖”。其实,饮料中并没有蔗糖,而是含有单糖、双糖、多糖等其他碳水化合物。它们在人体内也会转化成葡萄糖,产生的热量不亚于蔗糖,过量食用会导致血糖升高、体重增加等风险。

第二,部分饮料使用了糖替代品。糖替代品从工艺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植物提取的糖醇、甜菊糖等甜味剂,如麦芽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等;另一类是人工合成的人工甜味剂,如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蜜素、安赛蜜等。其中,只有赤藓糖醇是零热量的,木糖醇的能量与蔗糖差不多,而山梨醇和甘露醇虽然低于蔗糖,但食用过多不仅会造成体重超重肥胖,还可能导致人体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摄入人工甜味剂(特别是阿斯巴甜和乙酰磺胺酸钾)会使人体总体患癌风险增加13%,其中乳腺癌风险增加22%,胃癌、肝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等“肥胖相关”癌症风险增加15%。

甜味剂还可能干扰氨基酸的代谢,从而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例如,它们可能会影响大脑中儿茶酚胺的水平,导致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

此外,还有不易察觉的“隐形糖”,即添加糖,如白砂糖、冰糖、各种糖浆等。常见的食物有饮料、深加工食品(如腌制食品、罐头食品、微波餐等)、精制碳水化合物(如含糖早餐麦片、白面包等)、酱料(如烤肉酱、番茄酱等),这些食物中添加糖是为了增加口感。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宜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应控制在每日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最好进一步限制在5%以下。以轻体力活动的成年女性为例,每日建议总能量摄入为1800大卡,10%就是180大卡,相当于45克糖。一瓶500毫升的可乐含糖量很容易就超过45克了!

还有鲜榨的果汁,虽然看上去很健康,但很多果汁的含糖量堪比碳酸饮料,建议直接吃水果,更能控制糖分的摄入。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医师 李晖、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营养科营养师 王曦)

用户评论

◆乱世梦红颜

终于有人说了!我每次吃蛋糕都战战兢兢,生怕又长胖。这篇博文讲得真太好了,从我们应该减少糖分的摄入入手,很有道理也很实用!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的风骚姿势我学不来

我之前跟风各种疯狂节食,结果体重反而忽高忽低很烦人!看来控制甜度才是王道,慢慢改变饮食习惯更有效果,感谢分享啦!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颜洛殇

减肥确实不是单一的减脂运动,吃得健康才是重中之重!感觉这个方法太适合现在,越来越多的食物里加了糖分,难免会不自觉摄入过量。这篇博文让我更重视控制甜度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像过不去的桥≈

真的吗?我觉得这说的太好了!我一直在饱受节食减脂的折磨,根本没有效果!而且我还很容易想吃甜食,感觉这种方法更适合我。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城暮雨

虽然说减肥确实需要控制甜蜜,但我觉得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实际情况调整,不能一味追求低糖食物,那样反而影响营养吸收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妄

控制甜度 Sounds easy! 但是你见过那些诱人的蛋糕、巧克力和冰淇淋的时候,还能理智地拒绝吗? 我每次看到都控制不住自己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余温散尽ぺ

我一直在记录饮食中的糖分摄入量,发现很多平常吃的食物里也藏着大量的糖分哦!比如酱料、饮料等等,真的要特别注意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雨萌萌

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性,让我意识到控制甜度对健康减肥真的很重要。我从今天开始实施这个方法试试看,期待效果怎么样!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瑾澜

我觉得除了控制甜度之外,运动也是不可或缺的减肥方法吧? 必须坚持运动才能让身体更加健康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篌引

说得不错,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质和需求,控制甜度的量多少,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我之前也想过控制甜度,但是真的很难! 最近发现一些低脂的替代品挺不错的,比如零糖饮料、麦片等等。尝试一下这方面的东西可以减轻依赖原味甜食的诱惑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迷路的男人

完全同意!减少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才是健康减肥的关键! 尤其要留意那些平时看起来健康的食品可能也含有大量的糖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嘲笑!

我个人觉得,坚持运动的同时,调整饮食结构更重要哦!控制甜度可以从一些小细节做起,比如用天然的 sweetener 代替白砂糖!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米兰

这篇文章说得很对,其实减肥的关键是长久的健康习惯养成。我们应该学会理性选择食物,控制糖分的摄入量,才能最终实现健康瘦身的目标!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月下独酌

虽然控制甜度很重要,但也不能过于苛刻自己。偶尔享受一下美食也完全没有问题;重要的是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态度!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辩

我觉得控制甜度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从慢慢开始,循序渐进地调整饮食习惯,才能坚持下去!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迁心

这篇博文提到的很多观点我都认同,但其实最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法!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计划!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2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