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腹的成因有很多,除了均衡饮食和保持运动,也有可能是代谢不好或是体质关系形成的,现在就要教大家一个辅助的小诀窍,透过分辨小腹类型,再针对穴位按压,摆脱小肚腩就能事半功倍!
穴位怎么找
要轻松找到穴道,首先要教大家1寸怎么算。
中医里提到人体的1寸,大约是大拇指的宽度。知道1寸的测量基准后,就可以自己找穴位了。
小腹分4种类型
一、便秘型
有便秘问题的人,按压肚子会似乎有硬块在腹中;如果便秘很严重,按压时甚至会有刺痛感。可以推揉以下穴位来帮助肠道蠕动,以达到排便的功效。
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5寸处。
大巨穴:位于肚脐正下方2寸然后再往左右两旁测量2寸处。
二、水肿型
和胀气型一样会胀胀的,但拍打时有实心感,就像水球一样。按压肚皮时,皮肤颜色会呈现淡黄色,需较久时间才能恢复皮肤色,可以推揉以下穴位来加强代谢,去除多余的水分。
水分穴:位于肚脐正上方1寸。
天枢穴:位于在肚脐两旁2寸处。
三、胀气型
容易胀气的人肚皮会摸起来鼓鼓的、拍打时有空心感,像气球般有弹性,特别容易打嗝或排气。胀气主要是因为循环较慢造成,可以推揉以下穴位加速循环,解决胀气问题。
中脘穴:位于肚脐正上方4寸。
外陵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寸再往左右两旁测量2寸处。
四、松垮型
肚肚摸起来较松软、缺乏弹性、且容易有肥胖纹。中医理论提到,肌肉松垮主要是因身体能量不足,我们可以推揉以下穴位以达到提升能量、紧实肌肤的作用。
带脉穴:位于侧腹部,在十一肋骨尾端(位于腋窝往下画一直线处)与肚脐水平线交点处。
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
如果你还不确定自己属于哪一型,也可以顺时针推揉肚子,力道不用太强,有微微酸胀感即可,这样就可以刺激到所有的穴道。
最后,还是要提醒想瘦身的各位,想保持好身材,穴位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从均衡饮食及运动习惯做起才是最重要的!
您还有哪些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清风计划# #南方健康超能团#
用户评论
终于有人说了实话!我一直觉得不只是饮食和运动这么简单,很多时候是身体内部调理没到位导致肥胖滴,看来真的要试试这八个穴位!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看着挺吓人,是不是又要来一波误导?中医确实很有历史和文化底蕴,但不要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到“真凶”吧,让人太紧张了。减肥需要多方面结合,不能只靠穴位.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真的有根据吗?我本身一直挺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经常练习一些中药按摩保健,这几年BMI确实稳定下来,不过感觉更像是整体调理的结果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已经尝试过三个月了,按这些穴位并没有什么特别效果。或许我的力量不足或姿势不对?希望可以详细说明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医说的确实有些道理,我们身体确实会因为内脏调理出现代谢问题导致肥胖。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帮助,期待更多更专业的解读和实践指南!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减肥要从自身开始,找到适合自己方法才是最重要的。这八个穴位也许对一部分人有奇效,但对我来说或许还是运动和饮食更加有效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好奇“减肥穴”是怎么被定义的?中医讲究辩证施治,每个人体质都不一样,哪一个穴位能适用于所有人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期待这篇文章后面能详细介绍每个穴位的功效和按压方法,我想试一试看看有没有效果。也许可以帮我达到理想体重!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肥胖问题还是需要多方面调理组合拳才能有效解决,不能仅仅局限于穴位按摩这一种方式。饮食、运动、睡眠等都要注重平衡。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八个穴位听起来很新奇,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现在体重超标的我很焦虑,看到这个标题突然有了些希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中医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还是要谨慎对待。任何治疗方法都需要由专业人员指导,切勿自行尝试!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医更加了解了,原来减肥还可以从穴位调理入手,真的很期待试试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八个穴位的名称和功效应该更具体一些,这样大家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操作。文章中缺少一些实际案例和数据支撑,难以让人相信。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本来想坚持运动减肥的,看到这篇标题突然有点心动。不过还是建议大家理性看待,不要盲目追求快速瘦身效果!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中医理论说服力比较低。想要真正解决肥胖问题,还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方式来改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这个标题就感觉很有吸引力!我已经快半年没有认真减肥了,现在终于找到了希望! 我要尝试一下试试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中医理论比较古老,但我希望能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和科学验证。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信服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