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强调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携手应对艾滋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倡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这份《防艾指南》请查收~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机会性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可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英文缩写“AIDS”)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有何不同?
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内起,人体就开始了同它的斗争。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其他病原体就会乘虚而入,使人发生多种疾病,一般被称为机会性感染,如严重的腹泻、肺炎或某些癌症等,这时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患者了。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患者可由数月至数年,一般为8—10年,最长可达19年以上。
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当健康人的皮肤和黏膜出现了伤口,而这些伤口又恰好接触到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和伤口渗出液等,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可以治愈吗?
自1981年在美国首先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世界蔓延。虽然人类同艾滋病的斗争已有40多年,但到目前为止,仍未发明有效的疫苗和治愈该疾病的方法。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会有哪些表现呢?
艾滋病的潜伏期(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至5年,亦有长达10余年者;艾滋病的窗口期(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形成抗体所需时间)一般为2周至3个月。
HIV感染的全过程可分三个期,可分为三个时期:
(1)急性期。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
(2)无症状期。常无任何症状,但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几乎达100 %。
(3)艾滋病期。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持续不规则低热超过一个月;慢性腹泻超过 3次/日;6个月内体重下降10%;患者有突发的咳嗽、气短、血氧分压下降等呼吸功能衰竭症状;常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弓体虫病、隐球菌脑膜炎,以及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粘膜的Kaposi肉瘤、淋巴瘤等。
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一般的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同进餐;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咳嗽、打喷嚏、谈话。
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
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也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是翠屏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单位,可为患者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用药、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给予艾滋病患者人文关怀,帮助患者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
艾滋病门诊咨询电话:0831-2443593地址:宜宾市三医院李庄院区门诊一楼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三分钟就能概括这么多重要的信息!真的要感谢科普的人们,让我们对艾滋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重要了!应该宣传得更多啊,这样大家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我最近也才了解到一些关于艾滋的知识,感觉还是要多关注多学习+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艾滋病的相关信息,我很担心有些朋友还存在错误认识,像有些人觉得艾滋病人很可怕是错的!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们每個人都应该了解如何预防艾滋病,不要因为害怕去了解它就让自己陷入危险中。 知识就是力量!????????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之前对艾滋病有一定认识,但读完这篇文章后还是受益匪浅。 作者把重点概括得很好,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了这个话题。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世界艾滋病日 ∣ 知“艾”防“艾”,真是一个非常好的主题!我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到关于艾滋病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什么只有三种传播方式?我觉得还应该加一些比如血液传播等等,信息要更全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科普内容太简单了,一点都不深入啊!我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艾滋病的临床治疗、最新研究进展等信息。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觉得有些地方写得比较生硬缺乏情感共鸣,可以多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更易于让人理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分钟带你了解艾滋病?这也太简略了!艾滋病毒感染这一复杂问题需要深度挖掘和探讨才能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行动。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作者是想帮助大家了解艾滋病,但我觉得用"知” 艾"防"艾"这样的标题是不是有点儿过于俗套了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科普文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艾滋病的威胁。 我会把这款文章转发给我的朋友们。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世界艾滋病日,请重视艾滋病防治,捐款支持患者!每一个人都要行动起来。 +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以前对艾滋病知之甚少,看完这篇文章了解了许多知识,感谢作者的努力!希望更多人能重视这个问题。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地方信息不太准确,比如关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描述显得过于简单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吸引了我,但文章质量有点让人失望,感觉内容还是比较浅显缺乏深度。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科普文章的质量要求很严格,希望以后能更深入地探讨艾滋病相关问题!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世界艾滋病日 ∣ 知“艾”防“艾”—3分钟带你了解艾滋病 ,这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行动。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