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阳为锁阳科肉质寄生植物锁阳的肉质茎。主产于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春秋二季均可采收,而以春季采收者为佳,除去花序,置沙土中半埋半露,连晒带浆,使之干燥,防霉、切片生用。
【处方用名】
锁阳。
【性味归经】
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
本品甘温体润,入肝肾二经,功类苁蓉而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燥之功效。
1、补肾壮阳: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阳痿遗精,腰膝痿软,筋骨无力等证。治阳痿遗精,可配肉苁蓉、桑螵蛸、菟丝子同用;若治腰膝痿软,筋骨无力,常配熟地、龟板、虎骨同用。
2、润肠通便:用于肠燥浸枯之大便秘结,常与火麻仁、柏子仁、当归同用。
【用量用法】
10~15克,煎服。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脾虚泄泻,实热便秘均不宜用。
【药效比较】
本品与肉苁蓉均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燥的作用,适用于肾虚之阳痿遗精,女子不孕,以及血虚津亏之肠燥便秘。然肉苁蓉温而不燥,润而不腻,补而不峻,既补阳又补阴,但锁阳性偏温燥,助阳之力较大,而润肠之力不及苁蓉。
【参考资料】
《本草衍义补遗》:“大补阴气,益精血,利大便,虚人大便燥结者,啖之可代苁蓉,煮粥弥佳,补燥结者勿用。”
《本草图经》:“补阴益精,润燥养筋,凡大便燥结,腰膝软弱,珍为要药。”
《本草求真》:“锁阳与苁蓉同为一类,……凡阴气虚损,精血衰败,大便燥结,治可用此以啖,并代苁蓉……则知其性虽温,其体仍润,未可云为命门火衰必用之药也。”
(内容摘自杨永良主编的《中药学》教材)
用户评论
我一直在找方法调节身体状态,看了这篇文章后感觉很有启发!每天坚持吃一种中医药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或许可以试试看效果怎么样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之前看过很多关于“锁阳”的介绍,但大多数都是偏向理论性的说法,这篇博文结合了中药的使用,更能让人理解和实践。感觉很有学问!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药确实有很多作用,不过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品和剂量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盲目使用还是要谨慎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天吃一种中药?这听起来真是太复杂了!我的生活节奏已经很快了,哪里有时间去研究这些东西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样的概念还是很有价值的,中医养生一直是我的追求,也许可以从这篇博文中找些灵感去尝试新的方法。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人想了解一下锁阳的作用和具体的中药配方,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方法啊!期待作者后续分享更多细节。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西医出身,一直对中医养生不太理解,看到这篇文章之后感觉有需要多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中药好像很多都是我以前没怎么接触过的,不知道这种“每日一味”的锁阳有什么样的效果?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锁阳'听起来就有点神秘啊,感觉像是很古老的一种养生方法。如果真的有效的话,那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调节身体状态的方式。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天吃一种中药的确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我更担心会不会有一些副作用?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证明这些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比较注重健康饮食和适量的运动,觉得这种传统的养生方法也值得尝试一下。也许可以配合一些具体的食疗方案一起做,效果会更好?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学习一下关于中药锁阳的知识,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医养生的文化有了些许了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种方法和西药不同的侧重点吧,西医更注重病症的治疗,而中医则更倾向于调理身体整体状态。 或许两种方式都可以互补利用?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也学过一点中医理论,但没怎么深入研究这种“锁阳”的说法。这篇博文感觉很专业,让我对中药的功效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身体一直比较虚弱,容易疲倦,也许可以试试方法来调理一下。希望效果能显著提升!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不错,能够将中医养生的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而且语言很生动易懂。推荐大家一起学习!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药确实有很多神奇的效果,但我更建议大家在使用前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这样才能确保安全和有效。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