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一向注重维护品牌形象的绿瘦集团,在投诉网站上遭遇了消费者的集体投诉。这些消费者普遍反映,在销售顾问的指导下,先花数百元购买绿肤品牌的草药产品,然后花数千至数万元制定所谓的“定制减肥计划”,购买了大量。绿色减肥产品。有消费者表示,两年时间总共花费了16万多元,结果却胖了30多斤。
《华夏时报》 记者手中的一份判断书显示,一盒标价高达400元的绿色减肥产品加工费不到8.5元。
记者多方联系绿寿集团,但未得到回应。
花16万增重30斤
广东省云浮市的谢女士在消费者投诉网站聚投诉上发起了对绿手集团的集体投诉。截至发稿,已有53起联合投诉。
据她供述,她先服用了一款480元的试用减肥产品。尝试了五六天后,她发现没有效果。随后她被推荐给资深体重管理专家杨先生,为其制定专业的减肥计划。
“杨某简单了解了我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后,就为我制定了‘分解脂肪’的减肥计划,花了我近3000元。”谢女士说。当进食后体重降至48公斤时,杨某多次要求谢女士继续购买减肥产品。当谢女士再次质疑每次减肥效果不显着时,杨女士解释说,如果脂肪无法排出,她就需要制定新的计划,包括购买其他减肥产品、穿塑身内衣等。
期间,杨给谢女士提出了六种不同的方案,一步步指导她选购产品。谢女士说,这两年,无论她改变什么计划,一开始减掉一两斤后,体重就会反弹。杨总以“体内酸碱失衡”等“身体问题导致体重反弹”为借口,还告诉她需要有耐心,花时间、精力、金钱来照顾自己的身体。
2018年初,第六个方案尚未完成,杨某就提出了第七个方案,引导谢女士购买了售价数万元的定型内衣,与产品搭配使用。 “杨某告诉我,我的身材无法决定,体重反弹了10倍、20倍,他们不负任何责任。”谢女士听从杨女士的建议,花了几万元买了两套内衣。
此后,谢女士的体重下降到42公斤,但一个半月后又反弹至49.5公斤。杨某继续以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借口,劝说谢女士再次购买该产品,并承诺一定会减肥,否则全额退款。
最后,体重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增加了。当谢女士要求退款时,她发现体重管理专家杨某和销售顾问陈某已经联系不上。
向谢女士投诉的消费者大多有类似经历。贵州省贵阳市的周女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不到6个月的时间,她花了15万元,体重却增加了。上网查了一下,她发现自己并不孤单。 “套路都是一样的,金额(消费者花的)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只有撤回投诉才会退款
投诉页面显示,居投诉将投诉信息转发至绿手集团。
一名消费者在补充投诉中表示,绿纤集团最终同意退还70%的钱,并告诉她,如果不接受这笔钱,她一分钱都拿不到。如果想要退款,就必须签署一份“违背事实和本人意愿的担保函,并且必须保密,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记者收到了一位消费者的保函。印刷条款称:“本人自愿向绿瘦公司购买了价值XX元的减肥产品,并取得了一定的减肥效果。”消费者表示,我不同意这个说法,但如果我想拿回钱,我就必须签字。
保函还规定,收到退款后,“不会向绿瘦公司及其顾问提出任何其他要求,也不会向任何其他组织或任何第三方透露相关信息;此前,已向绿瘦公司及其顾问报告”。食药监、工商如果向其他部门投诉或者向媒体、平台披露,我会撤回投诉,并删除收到退款当天披露的所有信息。”消费者也不认可。这项协议。
谢女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经过三个多月的谈判,绿寿集团最终同意给她退款80%。但她并不认可青细团的结果。在她所属的维权群体中,与她持有相同观点的绿瘦消费者有200多名。
周女士收到的退款不到60%。她表示,随着农历新年临近,她忙着用完钱才同意退款条件。 “我不信,我买的时候并没有承诺的效果,还威胁说如果不继续用我的身体就会变形,他们违反了做生意的基本原则。” ”她表示,大多数维权的绿瘦消费者都和她类似。她们都只是稍微有点胖,希望能拥有更完美的身材。 “Green Thin 抓住了我们的心态。”她还向记者强调,希望能帮助更多不懂的人少走弯路,哪怕自己付费。
“我们正在组织一场维权活动,希望大家能够加入我们,举报此事,让社会上的人少一点受到伤害。”发稿前,一位消费者在发给记者的短信中写道,号码为《华夏时报》。
400元产品加工费不到8.5元
“产品都是以包裹的形式一起寄过来的,不知道单件要多少钱。”周女士告诉记者,她购买了15万元的产品,却只拿到了2万多元的发票,而且开票单位不是绿寿集团,而是新疆的一家公司。
很多消费者动辄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绿色减肥产品多少钱? 2018年7月,宜昌市某区法院作出的判决显示,一款售价数百元的绿色减肥产品,加工成本仅几块钱。
本案原、被告均为绿瘦集团(时称“广东绿瘦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产品加工商,因被告拖欠原告订单货款,向法院提起诉讼。
绿瘦集团委托被告祥云公司(全称“湖北富城祥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工产品,祥云公司将部分订单转让给原告智美源公司(全称“湖北智美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加工。
双方签署的相关协议规定,祥云公司将其获得的订单(绿瘦奇美牌酵素饮料2万箱、酉阳植物提取酵素饮料300箱、植物发酵饮料200箱)移交给致美源公司进行加工。内容包括发酵、配制、灭菌、灌装、贴标、包装的整个生产过程。合同总价约为81.5万元。
此外,双方还约定,在扣除双方各自承担的税费后,双方将根据订单各收取50%。法院一审查明,祥云公司应付智美园公司价款约为40.7万元。判决书中还提到,17万元是致美源公司的加工费。
剔除另外两款产品,如果按81.5万元计算,绿寿奇美牌酵素饮料每盒的订单成本不足41元;如果按照40.7万元计算,每盒绿寿奇美牌酵素饮料的订单成本不足21元。按17万元的加工费计算,每盒鹿首奇美牌酵素饮料的加工成本不足8.5元。
绿手商城显示,该产品每盒售价为398元,是加工成本的46倍多。
值得注意的是,判决显示,致美源公司在处理这些订单时并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手续,而是借用了祥云公司的生产许可证手续完成了生产。
6月12日、13日,记者多次拨打绿寿集团董事长皮涛涛的手机号码和座机号码《华夏时报》,均未得到回复;发给皮淘淘的短信被发送到公司邮箱,采访邮件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华夏时报记者卢方锐陈峰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