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饮食减肥

佐力药业的最新消息(佐力药业的最新消息是什么)

礼来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约翰·莱赫莱特(Jonhn Lechleiter)曾说过一个笑话:“制药商在其职业生涯中永远无法逃脱三件无奈的事情:死亡、税收和专利悬崖。”

专利对于制药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研发团队的无数努力,是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是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为此,“专利保护”之战正在跨国药企之间持续进行。

随着国内中药领域利好政策频出、市场份额不断增大,中成药企业之间的专利战也持续不断。

近期,华东医药、左力药业“猛烈”申请发酵冬虫夏草粉生产工艺专利。

这背后是双方对于产品销售的博弈。 1月12日,华东制药收报36.46元,涨1.03%;左力药业收报10.35元,跌2.17%。

1月2日,华东医药率先发布公告宣战。公告显示,全资子公司中农华东近日起诉青海珠峰冬虫夏草原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峰原料”)和青海珠峰冬虫夏草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峰虫草”)。称为“Everest Pharmaceuticals”)。日前,杭州华东武林制药有限公司因发明专利侵权纠纷提起民事诉讼。

佐力药业还表示,珠峰原料已于2010年获得该菌粉的药品注册批件,与珠峰原料签订的《长期供货合同》条款也规定了该菌粉的质量、供货保证等条款;丰药业已获得百令片药品注册批件,其生产、销售百令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目前生产经营正常。而且,还提到,百令胶囊正在依法办理上市审批手续,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华东医药表示,自左力药业于2023年提交同名药物上市申请后,公司开始查询相关信息。发现两个问题:一是该公司从未向珠峰集团提供过相关授权;其次,对左力药业产品的分析证实,该产品侵犯了该公司的专利。

对于竞品上市是否会对公司销售产生影响,华东医药表示,目前参与发酵冬虫夏草制剂市场的企业较多,增加一家企业不会对市场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百令胶囊已经在市场上拥有了长期稳定的增长基础,不会因为个别竞品的加入而发生大的变化。

无论是百灵片还是百灵胶囊,都离不开冬虫夏草发酵的过程,这也是华东医药提起诉讼的原因。但本质上,两家上市公司是在为各自的百灵片/胶囊争夺未来的市场份额。

从佐力药业披露的信息来看,百令胶囊的主要成分为发酵冬虫夏草,主要功效包括:补肺肾、益精益气。用于辅助治疗肺肾两虚所致的咳嗽、气喘、咯血、腰背酸痛、面色苍白、夜尿增多;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肾功能不全。

据民爱网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显示,2022年,百令胶囊在城市公立医院中成药市场畅销品种前20名中排名第七;在城市公立医院中成药市场泌尿系统疾病用药前10名品种中排名第一。

佐力药业的另一款产品百灵片,以发酵冬虫夏草为主要成分,过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功效与百令胶囊类似,即可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肾脏疾病、调节免疫功能等。2023年上半年,百令片营收9803.5万元,约占总营收的10%。百灵片毛利率高达73.38%,是左力药业除五灵系列之外最具实力的单品。

今年1月起,百令片医保适应症范围扩大为“仅限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这也意味着百灵片的医保门槛将大幅降低,且优于国行品种百灵胶囊,为百灵片的销售增添了一层保障。

事实上,华东医药曾试图通过高溢价收购佐力药业,成为其控股股东。 2019年5月,华东医药与左力药业同时公告,华东医药将以不超过10.6亿元收购左力药业18.6%的股权。当时的左力药业无疑是一只表现不佳的股票,溢价率达68.95%的收购显然不合理。

但当时有人认为,华东医药看中的是佐力药业当时毛利率高达82.93%的五灵系列产品,此次收购符合华东医药在中药行业的布局。不过,二级市场依然不看好本次收购,跌幅为9.99%。最终,交易未能顺利完成。

同年10月,华东医药发布《关于终止意向收购佐力药业相应股权的提示性公告》。提及,鉴于公司现有百灵系列产品与左力药业控股子公司百灵片产品在收购完成后将构成同业竞争,国内现行法律法规中存在以下限制性规定:《反垄断法》 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在此前提下,股权收购后两家上市公司的业务规划和产品整合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华东医药与佐力药业分道扬镳后,继续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虽然华东医药尚未以百令胶囊单品在中药领域重新崛起,但今年却拿下首个国产GLP-1减肥注射液利拉鲁肽(商品名:利鲁平)。左力药业2020年以来营收突破10亿元,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10.91亿元、14.57亿元、18.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72%、33.6%、23.86%。

早在收购珠峰原料之初,佐力药业就已经有意以百灵片为基础,拓展“发酵冬虫夏草”产品系列。毕竟,在国内已获批的发酵虫草制剂中,百灵胶囊和金水宝胶囊分别是价值超20亿元和10亿元的超级单品。随着国产中成药注册方式的改革,左力药业终于迎来了机会。

2022年12月,CDE发布《同名同方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要求同名处方药与对照药在药学研究(处方香型、制剂工艺、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稳定性研究)、药理毒理等方面保持一致研究、临床试验等性。该文件为中药“仿制药”提供了方向。

随后,《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于2023年2月发布,强调中药理论、人体使用经验与临床试验相结合,优化了具有人体使用经验的中药新药审评技术要求。据光大证券统计,2021年和2022年中药新药申请量分别增至62个和65个,是过去五年总数的两倍多。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2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