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两颗糖加果蔬片,可以阻断体内脂肪和糖分的吸收,从而实现“吃喝百味不发胖”的美好愿望。看似诱人的减脂减肥产品背后,是功能性食品的巨大市场。
可阻断体内脂肪和淀粉的“魔糖片”
记者了解到,这款果蔬片糖隶属于广州无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阻隔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为卖点。据介绍,该产品在5月份抖音商店月度休闲食品排行榜上排名第一,其果蔬切片糖5月份单平台销售额高达5000万元。记者查看抖音页面发现,其预估销量为4322.1万。
记者以想购买该产品为由,在社交平台上添加了自称“万昌营养师”的菜菜。菜菜告诉记者,正确的减肥计划取决于身体的月经周期。 “减肥的第一阶段是排油,然后就会进入燃脂阶段,这样的减肥重塑,反弹的可能性较小。”随后,她向记者介绍了630元的无限果蔬片糖果经典正装套装。此包装包含5 盒果蔬片,每盒有4 袋分包装,每袋包含7 片果蔬片。这样的套餐可以持续22天,还附送免费体脂秤。当记者对减肥效果表示怀疑时,菜菜信誓旦旦地说:“我保证你能减肥!”据说第一个疗程主要是为了排油,可以减掉3-8斤。
随后,记者再次添加了另一位“无限营养师”草莓来咨询这款产品。当记者表达对该产品副作用的担忧时,草莓告诉记者,她从母乳喂养开始就一直服用水果蔬菜片,已经减掉了25磅。随后她给记者发了一段视频,记录了她从怀孕、到生产、到产后逐渐恢复的过程。
草莓更详细地介绍了这款减脂产品。她表示,人类肥胖的两大“罪魁祸首”就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而无限果蔬片不仅能帮助阻挡90%的油脂和40%的淀粉,还能让身体启动自身的脂肪代谢,加快速度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这样的神药有生产许可证吗?对于这样的问题,草莓似乎并不感到意外,立即发来一份文件,其中包括该品牌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生产者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商标注册证等。同时,草莓强调,无限果蔬片是经过SGS认证的产品,可以放心使用。
从事营养指导的林璐告诉记者,SGS认证是指SGS根据标准、法规、客户要求等条件,对目标进行合规认证服务。 “这只是认证的某一方面,比如大肠杆菌是否超标等指标,并不代表产品整体合格。”
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加盟代理时,草莓爽快地给他报了代理价。记者发现,代理商的价格比客户的进货价便宜很多。 “如果你一次买两盒,我们会给你30个客户线索,然后你就可以自己接单了。”当记者询问卖不出去怎么办时,草莓发来了多条代理商的聊天记录,称4个客户可以完全消化两盒,每盒有20盒产品。当记者询问两箱产品的投入产出时,草莓告诉记者,仅上个月,她就返利47万元,初期投入仅花费7680元。当记者询问该产品是“药品还是保健品”时,草莓回答说,“这是食品”。
专家:不要指望仅依靠一种产品就能减肥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姜卓勤教授告诉奥医新闻,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过度堆积而引起的。事实上,不存在吃某种产品就能达到减肥效果的情况。 “减肥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少吃高能量食物,多运动增加能量消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你不能指望一个产品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蒋卓勤认为,食物中的膳食纤维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脂肪和糖类的消化吸收,促进肠道蠕动,从而促进粪便排出体外。目前,大家都使用市场上流行的功能性产品来快速满足某些营养需求。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但获取营养的最佳途径还是从天然食物的合理组合中。
销量印证了消费者对减肥食品的追求。在无限极官方指定线上销售渠道——抖音平台上,记者发现其近30天销售额为1231.4万元,售出5.4万盒。截至发稿,无限极总销售额3733.3万元,总销量15.3万盒。
“健康科学”背后,功能食品市场存在“灰色地带”
当新一代开始关注养生保健时,他们的关注点就不再只是“保温杯泡枸杞”了。无限果蔬片的背后是巨大的功能性食品市场。游离于“保健品”与“药品”之间的添加各种营养素的软糖、果冻、代餐等产品,以“功能食品”的属性成功出圈。
控热片、碳水化合物阻滞剂、褪黑素软糖、玻尿酸软糖……功能性食品迎合年轻人的需求,开发了减脂、助眠、护眼、美白等细分领域。这些功能性食品正在悄然支撑着一个价值千亿的市场。
《2017-2022中国健康养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城镇常住人口平均每年用于健康养生的支出超过1000元,其中18-35岁的年轻人占比高达83.7%。据介绍,去年双十一期间,功能性营养食品成为淘宝中国食品消费终端销售第一品类,功能软糖在天猫国际保健品行业五大增长品类中排名第二。
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卢文伟曾向媒体解释功能食品的定义,即功能食品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从具体的概念来看,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
目前国内法律法规中只有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划分,而没有功能食品的概念。《食品安全法》 第三十八条规定保健食品以外的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江卓勤告诉澳易新闻记者,《广告法》规定普通食品不得宣传其保健功能,这意味着促进体重普通食品丧失功能属于非法宣传。 “但往往一些制造商不会在公开场合谈论其减肥效果,而是在私下进行宣传。这造成了一个灰色地带。”以无限产品为例。虽然它自称是“食品品牌”,但并没有在促销中宣传。其中有很多或明或暗的功效宣传和暗示。
今年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2021年版)》号文,规定自2021年6月1日起,粉剂、凝胶糖纳入保健食品注册剂型。
未来,功能食品的监管将会收紧,此类产品如何避免“智商税”的指责还有待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