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深度解析利尿剂:作用机制、分类、常见药物及其使用指南,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利尿剂分类与作用机制
利尿剂的分类方法较多,各资料介绍有所不同,常见的分类方法如下:
(一)按利尿的原理或作用的部位不同分4大类
1、髓袢利尿剂:主要药物是速尿,在髓袢抑制钠重吸收。引起低钠低钾,胃肠道不适,低血压,血液抑制,还有个很重要的副作用:耳毒性。
2、噻嗪类利尿剂: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
3、保钾利尿剂:大部分的利尿剂都排钾,只有几种利尿剂是保钾的。该药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肾小管其他各段无作用,故利尿作用较弱。常用的有螺内酯(安体舒通),主要副作用是高钾血症,血液抑制,使用时应低钾饮食。
4、排水利尿剂:选择性地与位于肾脏集合管血管面的精氨酸加压受体结合,阻断水的重吸收。
(二)按利尿效能分3大类
1、高效利尿剂: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布美他尼等
2、中效利尿剂:氢氯噻嗪、氯噻酮等
3、低效利尿剂:螺内酯、阿米咯利、氨苯蝶啶等
利尿剂作用机制示意图
利尿剂的功效
根据国际上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证明利尿剂降压效果是肯定的。在联合用药中,其他降压单药治疗无效时,加用利尿剂,疗效显著。利尿剂尤其对老年人、肥胖的高血压患者效果更加明显。
如何选择利尿剂
1、髓袢利尿剂:作用于髓襻升支粗段 Na+-K+-2Cl- 同向转运系统,是多数心衰患者的首选药物,适用于有明显液体潴留或伴有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利尿的同时排钠排钾,是大多数急性心衰或心功能 Ⅲ~Ⅳ 期慢性心衰患者的优选利尿剂。
2、噻嗪类利尿剂: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Na+-Cl- 同向转运体抑制药,一般不作为一线用药,大多数时候用来治疗高血压或慢性心衰轻度水肿,肾功能中度损害时,噻嗪类利尿剂失效。
3、保钾利尿剂:主要作用于集合管,代表药物为钠通道阻滞剂阿米洛利和氨苯喋啶,利尿效果很弱,临床已很少使用。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螺内酯)最新指南已将其划为神经激素受体拮抗剂,心衰中应用的目的是“生物学治疗”,而不是作为利尿剂,也可以联合襻利尿剂,改善利尿剂抵抗,剂量不宜过大(一般20 mg/天)。
4、排水利尿剂:精氨酸加压受体(AVP )拮抗剂,选择性地与位于肾脏集合管血管面的 AVP V2 受体结合导致水通道蛋白 2(AQP2)从集合管顶端膜脱落,阻断水的重吸收,该类利尿剂以排水为主,水排出后,血浆渗透压增高,组织间液向血管内转移,这样既有利于消除器官组织水肿,也有助维持血管内的容量稳定。AVP 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为托伐普坦,兼具利尿和神经激素受体拮抗作用,虽然也能排钠,但排水不依赖于排钠,目前推荐托伐普坦用于充血性心衰、常规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有低钠血症或有肾功能损害倾向患者。可与髓袢利尿剂合用,有协同利尿效果。
利尿剂的使用方法
1、单药治疗:按一般推荐剂量,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幅度大体相似。典型的情况是与安慰剂对照比,平均收缩压为160/95mmHg,则通常单药治疗降低收缩压7~13mmHg及舒张压4~8mmHg。
2、联合用药治疗:现有6类抗高血压药物,任何2种或几种联用,血压下降幅度大于任何一种药物单用。HOT试验证明联合用药十分有效。联合药物充分增加降压效应约比单药治疗大2倍,即血压160/95mmHg患者若联合用药可使血压下降8-15%,即收缩压下降12~22mmHg及舒张压下降8~12mmHg.
3、与利尿剂联用有效的药物
利尿剂+ 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ACEI或ARB
利尿剂不良反应
通过其利尿和利钠作用减少循环血容量、并通过减少血管壁中钠离子的含量降低血管张力。利尿剂广泛用于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的治疗,并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对这一类药物不良反应认识的普及,通过合理的合并用药,大大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常见不良反应包括:
1、电解质紊乱:即低钾、低钠、低氯、低钙、低镁。
是伴随着利尿剂的利尿作用的常见副作用,在大剂量、长疗程、应用袢利尿剂的情况下尤其容易发生,且低钾和低钠血症最常见。低钾血症可以引起乏力、心律失常、肠蠕动紊乱(甚至肠麻痹)、洋地黄过量;低钠血症引起倦怠、嗜睡、烦躁甚至昏迷;低钙血症引起心律失常、肌肉痉挛、抽搐等;低镁血症引起心律失常。临床上通过下列方法避免或减少利尿剂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解决电解质紊乱办法:
(1)补充电解质:为了避免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适当补充。口服或静脉补钾是最常采用的方法。为避免口服补钾药物对胃的刺激,常采用缓释钾口服。根据利尿的程度决定补钾的剂量,在补充过程中应注意复查电解质。在应用利尿剂时对其它的电解质并非常规补充,但在以下情况下必须予以补充:生化测定时发现存在低钠、低镁或低钙血症;洋地黄过量时一般常规补镁;出现身体某部位的肌肉抽搐考虑存在低钙血症时。
以往认为小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12.5mg、或吲哒帕胺2.5mg不会引起低钾血症,但实践证明,在老年、进食不佳时,同时少量补钾是明智的做法。
(2)与保钾利尿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合用:小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12.5~25mg)与保钾利尿剂或ACEI合用时一般可以不要额外补钾,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故在用药早期应注意复查血钾。相反,大剂量利尿剂尤其是襻利尿剂与上述药物合用时,应根据情况减少补钾的剂量,并注意复查电解质。
2、血压下降
利尿剂引起血压的变化常见于老年人、血容量不足、同时应用扩血管药物或大剂量静脉应用袢利尿剂的情况下。在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利尿剂情况下加用ACEI时,为避免首剂低血压的发生,需要从小剂量开始,必要时在停用利尿剂1~2天后加用ACEI。
3、血尿酸升高
是大剂量长期应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在心力衰竭患者比较常见。应定期测定血尿酸水平,必要时加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呤醇。
4、糖耐量减低
也是大剂量长期应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应尽量减少用药剂量以避免之,对于剂量不能降低的患者,应注意适当减轻体重、增加活动量。
5、代谢紊乱
为大剂量长期应用利尿剂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必要时采用调脂药物治疗。
6、氮质血症
常见于药物引起循环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如大剂量使用利尿剂、或与其它扩血管药物合用时。在心力衰竭患者,与利尿剂有关的氮质血症比较常见,治疗的方法包括适当减少利尿剂或ACEI的剂量,必要时适当扩容。
在现代高血压治疗中,利尿剂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推荐采用小剂量的噻嗪类,主要是氢氯噻嗪6.25~25mg/d,在这种剂量下较少引起电解质紊乱,很少引起明显的代谢异常。襻利尿剂仅用于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利尿剂是缓解患者症状的最有效药物之一。随着利尿剂作用的发挥,尿量的增加,应注意补充电解质,在静脉用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时尤其应注意。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常与ACEI合用,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目前还推荐使用小剂量的安体舒通,因此,应注意复查血钾,根据情况适当补钾。
利尿剂应用注意事项
1、噻嗪类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特别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病人,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肥胖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
2、根据有无伴随疾病决定是否应用氢氯噻嗪,有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一般不宜应用氢氯噻嗪;伴有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者也不宜应用氢氯噻嗪,否则病情恶化;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大于290μmol/L者也不宜应用。
3、在高血压急症时,宜用短效利尿剂如速尿。高血压因往往终身治疗,常用长效利尿剂如吲达帕胺,副作用较少。氢氯噻嗪与钙拮抗剂或ACEI合用,可用小量,每日6.25~12.5mg/日。螺内酯(安体舒通)常用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病人,氨苯蝶啶利尿作用较弱很少单独使用。
4、其副作用与剂量相关,因此,剂量宜小。
5、病人不可过度限钠,也不可高钠摄入,一般中度限钠,每天5-8克即可。
6、适量补钾,每天1~3克,或合并使用保钾利尿剂。鼓励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及水果,如芹菜,香蕉,桔汁等。综上所述,在高血压病长期治疗,利尿剂历经40余年的考验,目前仍被作为一线用药。但治疗中,应选择合适的病人,注意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总结:利尿剂是抗高血压药物的主力军之一,不论单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用,都有明确的疗效。几十年来国际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进一步确定了它在降压治疗中的地位。欧美几个高血压处理原则委员会都建议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以利尿剂为首选药物。近年来,新型利尿剂吲达帕胺的上市,使利尿剂在高血压病的治疗地位又有新的提高,它的特点是常用剂量仅表现为轻微的利尿作用,主要表现为血管扩张作用(具有钙拮抗作用),降压有效率在80%左右,且没有传统利尿剂造成代谢异常的副作用,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解释得很清楚啊!我一直对利尿剂有点懵逼,现在终于搞明白了它的作用机制和分类,还有哪些常用的药物。太感谢博主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前段时间去看医生,医生说我需要吃利尿剂控制血压,我还以为副作用很大呢!后来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很多常用药都比较温和,而且注意一点就OK放心多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降压作用机制讲得很专业,不过我一个非专业人士还是有点看不懂。感觉这篇博文适合稍微了解点医学基础的人阅读,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有些晦涩难懂。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利尿剂真是个神奇东西!能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还能降压啊!看来以后自己控制血压确实可以尝试吃少许利尿剂,不用总是担心血压过高。不过还是要咨询医生啦!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不是很理解文中说的利尿剂分类,感觉没啥实际意义?直接说一些常用的药名称就好了,比如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哪些?直接给出药物名会更实用。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问下,这个文章里提到的利尿剂真的对所有人都有用吗?我朋友说他的爷爷吃了一种利尿剂反而血压更高了,是不是真的有这种情况?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以为吃药就万事OK啊,没想到还有一些药物使用及注意事项要特别注意。真是让我长见识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有帮助的文章,我最近就是感觉偶尔血压偏高,现在了解了利尿剂的机制和分类,可以去咨询医生看能不能用这个方法来控制一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确实解答了很多我的疑惑,特别是关于药物使用及注意事项,我还以为吃药不用这样麻烦呢!感谢作者分享这么实用信息!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文章写得很专业,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就有点像看小说一样,没啥实际意义...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爸血压偏高,医生也开了利尿剂给他用。看了这篇博文,我对利尿剂的用法多了点了解,希望他以后能用药得更安全、更有效!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太好了,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也能看懂利尿剂的作用机制和分类。特别感谢作者在药物使用及注意事项上提醒大家,这是非常重要的,以免误食或 misuse.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想尝试用利尿剂来控制自己的血压,但是看到了一些副作用的描述犹豫了…感觉风险比较高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更想知道哪种利尿剂的效果最好?哪个药物最安全便宜呢?这篇博文只提了几种常用的药物,没有具体对比分析。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帮助,因为它不仅介绍了利尿剂的降压作用机制和分类,还列举了一些常用的药物及其注意事项。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关注这个问题,更好地控制血压健康!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一些急诊情况,使用利尿剂的确可以起到快速降压的作用。但这篇文章似乎只注重了长期降压效果,并没有说明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使用利尿剂的具体措施。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这篇文章内容有点单薄,它只着重介绍了利尿剂方面的单一知识点,没有和其他药物或者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如果能从更宏观的角度来探讨,比如利尿剂在降压治疗中的优劣势,会更加有深度。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得很好,特别是关于利尿剂分类的部分解释得很清晰。不过我觉得可以再补充一些关于不同类型利尿剂的适用人群信息,这样能更方便读者理解和选择合适的药物!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