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减肥误区

女性体重标准探讨:45岁女性,偏胖或偏瘦更佳?体重计算公式揭秘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女性体重标准探讨:45岁女性,偏胖或偏瘦更佳?体重计算公式揭秘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人的状态好不好,主要有两个决定因素。一是体重,二是身高。你可以通过BMI公式计算得出。

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你可以算一下,结果发现18.5到23.9之间的数字是标准数字,重量是比较合适的。如果大于28,就说明身材太胖了,从外表上看就会像个胖子。

在我国,一般用身高-100来计算女性的标准体重,允许有10%的波动。如果超过15%,就说明她超重了。

假设黄阿姨今年45岁,身高158厘米,体重50公斤。通过计算BMI,我们可以知道该指数大约等于20,这是一个标准体重。用第二种方法来计算,她并没有超重,所以她还是值得幸福的。毕竟她已经上初中了。这些年体重增加是正常的。如果你还能保持标准身材,说明你的自律性很高。如果超过某个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你的新陈代谢减慢了,体重增加一点也是正常的。

为什么女性45岁以后体重容易发胖?

原因一:基础代谢率降低。青春期身体代谢率高,脂肪容易消耗。 25岁以后,新陈代谢率每年会下降5%。 45岁以后,新陈代谢率只有年轻时的80%到90%左右。热量在体内堆积,无法消耗,自然就会变胖。

原因二:多吃少运动。人到了中年,社会地位提高了。许多人已经成为中层领导。他们每天都有很多社交活动,吃大量的鱼和肉。然而运动量并没有增加。如果他们在家坐着或躺着,身体脂肪就会增加。许多。

原因三:患有慢性病。生病后需要长期服药。有些药物含有激素成分,会导致身体发胖。或者如果服用降低激素水平或新陈代谢的药物,内分泌失调也会使身体水肿,让你看起来更胖。有些患者患有精神疾病,可能食欲旺盛、暴饮暴食。

不要以为胖就是幸福的象征。如果你的体重增长缓慢,如果你的体重超过了一定的范围,也会对你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你应该及时了解。

肥胖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对心脏的危害:脂肪比较粘稠,会包裹住心脏,减少流向心脏的血液和氧气。此外,还会减弱心脏的搏动能力,降低器官功能,有衰竭的风险。

对血管的危害:人体的血管就像水管。如果脂质物质过多,就容易堵塞,血流不畅。如果心脏或大脑的血管被堵塞,就容易发生脑梗塞或心肌梗塞。

对肝脏的危害: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脂肪肝。当脂肪占据肝细胞间隙时,肝脏的正常功能就会受到影响,逐渐发展为脂肪肝和肝硬化。

对关节的危害:过重的下肢要承受更多的重量,这会对关节造成很大的磨损。走路和爬楼梯时还会刺激软骨,导致炎症和骨刺。

对卵巢的危害:肥胖女性的生育能力比正常体重的女性低,患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概率较高,影响卵泡的成熟和卵子的排泄,需要更多的受孕机会。

可见,身体变胖是有原因的,给身体带来很多危害,所以要适当控制。那么,是不是减肥效果更好呢?并非如此。太瘦也有缺点,比如容易骨折、贫血、抗病能力弱、易患胆结石等。 总体来说,45岁以后的女性最好胖一点,保持微胖的身材。最好在20-26岁之间,既不能太胖也不能太瘦。

好了,关于女性体重标准探讨:45岁女性,偏胖或偏瘦更佳?体重计算公式揭秘和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相关问答

问:对于 45 岁女性来说是胖点好还是瘦点好?
2个回答
颜洛殇

答: 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构造和需求都不一样。但是一般来说,健康年龄段的女性保持适当的体重比过分肥胖或过瘦都更加有利于身心健康。对于 45 岁女性来说,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调整身材,寻找一个既适合自己又能够维持健康的体重区间。

67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没有爱人i

答: 另外,除了体重之外,还要关注体脂率和肌肉量。即使是有一定重量的女性、也有可能拥有健康的身体成分。因此,更重要的是要养成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的习惯,来调节身体状态,而不是仅仅关注体重指标。

93 人赞同了该回答

问:怎样才知道自己是否“变胖”?
2个回答
◆残留德花瓣

答: 除非你每天都严格监控自己的体重,否则很难立刻察觉到体重变化。 这时候我们可以参考“BMI 指数”,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判断。 BMI 指数可以告诉你你的体重和身高是否处于健康状态。具体计算方法是体重(公斤) ÷ 身高(米)平方等于 BMI 值。

68 人赞同了该回答

全网暗恋者

答: 一般来说,男性 BMI 值在 24-27 之间被认为较为健康,女性则建议在 23-26 之间。 如果你的 BMI 值超出这个范围,就需注意了,可能需要调整生活习惯来保持健康体重。

67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2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