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芒种节气前后,雨量增多,气温升高,如果下雨,再加上高温,对于人体来说,容易滋长体内的湿热,出现湿热困脾的情况,导致人体容易出现困倦、乏力、厌食的情况。
道教医学理论中,将人体致病因素分为“风、寒、暑、湿、燥、火” “六淫邪气”,其中“湿邪”最为常见。若人体感染湿气,脾脏受影响最大。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特别在梅雨季节,脾胃的负担会加大,消化道功能减弱,人体此时就会感受到乏力、头晕、四肢困重、没胃口、腹泻、容易疲倦等症状。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困阻脾阳,阻遏气机,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易产生食欲不振、口甘、腹胀、泄泻、大便黏滞不爽、舌苔厚腻等症状。
这种时候饮食养生要以养脾胃、清湿热为主,起居养生要重视睡子午觉,对人们整个机体的调节和恢复都很重要。
晚睡早起适当午憩
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夏季养生需要坚持的重点,一不留神就会伤害身体的气机。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即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大自然阳气充盛的特点,从而利于人体气血的运行。当然夏季阳光较烈,应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
坚持适当晚睡早起,既要避免阳光直射,注意防止暑热过长侵袭;又要适当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盈,有利气血运行,振奋人体生理机能。当然古人说的晚睡可不是凌晨1、2点才睡,晚上11点的时候就已经是晚睡了,熬夜可是同样的伤身体。
夏季在五行中对应于心,上午11时至下午1时正是心经当令之时,心要静养,因此夏季午睡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夏天白昼较长,睡眠容易受到干扰,这时候适当的午睡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上午、下午适当劳作,中午适当小憩恢复疲劳,午觉则只需在午时休息20分钟即可,以免影响晚上睡眠,但是午睡一定要睡,即使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以利于人体阴阳之气的正常交接。
坚持运动祛湿气
大家可以对照下面几点,判断自己体内有没有湿气:
脾胃不运化,体重开始莫名上涨;
小肚腩变成大肚腩;
脸上油腻腻,头发油腻腻,冒痘痘;
不胖,但是很肿,特别是下午;
脾胃没力气,人也不想吃饭,浑身没劲儿;
舌头胖大有齿痕;
舌苔比较白腻;
大便粘厕所;
舌头胖大有齿痕;
总犯困,早晨睡不醒,睡不够,想睡回笼觉;
季节性的湿疹;
早上起来总是有痰;
满足5点以上,身体里要祛的湿就太多了,我们要主动出击,多出出汗,这种“动汗”会把身体的垃圾,寒气,湿气都带走。中华传统养生理念认为“冬要藏”,“春要生”,而“夏宜放”。
芒种之后万物蓬勃,人们也应该如同绽开的花朵一样,充满生命力和活力,通过运动健身使自我释放,如游泳、登山、慢跑、跳操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一开始出的汗是很黏的,通过汗液慢慢把湿气排出去。如果你的汗已经变成水一样不粘了,说明湿气已经排的差不多了。
要注意芒种到夏至,虽还不到最炎热难耐的三伏天,但是此时气温也已升高,尤其是正午时分。“汗为心之液”,过量流汗易伤心。此外,大汗淋漓会使体内大量的盐及钾离子流失,除了疲劳,还可能出现肌肉乏力、心律不齐、嗜睡和精神不振等。
对爱运动的人,建议在气温较为凉爽的早晨或者傍晚适当运动。同时,也别忘记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
饮食调理健脾胃
芒种前后天气炎热,湿度增大,体力消耗较大,身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人体组织蛋白分解加速,营养消耗增加。
另一方面天热大量出汗,导致了许多营养从汗液流失;第三方面夏季消化功能相对减弱。这些均有可能导致机体营养代谢的失衡,从而引起相应的疾病,所以此时饮食调养就尤为重要。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告诫人们:饮食“常宜轻淡甜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并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
元代医家朱丹溪亦说:“少食肉食,多食谷麦菜果,自然冲和之味”。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饮食清补,食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
《摄生消息论》主张:“饮食温暖,不令大饱,常常进之,宜桂汤豆蔻熟水,其于肥腻当戒”,夏季心火旺盛,而肾水相对衰弱,天气炎热也要养护脾胃,饮食少苦寒,节冷饮,少油腻等。西瓜和绿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经,二者皆为盛夏消暑解热、养心除烦、排毒养颜之佳品。
同时夏季在“五味”中对应于苦味,主入心经,因此苦味食物大都具有清热解暑的作用,芒种后适当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生菜等,对人体大有裨益,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
现代人脾胃虚寒,脾胃之积的很严重,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善这种体质,还是要把脾胃调理好,把淤堵和湿气化掉。
饮食上,调理脾胃虚寒,像是吃点凉就拉肚子、不消化的问题,建议大家吃点姜,姜,味辛微温,无毒,辛归五脏,主伤寒头痛,去痰下气,通汗。除鼻中塞,咳逆上气,止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