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更容易受到高温的侵袭,中暑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最容易被中暑“盯上”!很多老人为避免中暑躲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殊不知不出门也能中暑!
一、中暑到底是什么?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或)湿度较高的天气状况下,特别是不透风的环境中,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具体表现为:
【轻症中暑】
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重症中暑】
除轻症中暑表现外,还常伴有痉挛、腹痛、高热昏厥、昏迷、虚脱或休克,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室内中暑】
很多人就在天气太热时,选择宅在室内。但是不是只有户外暴晒才会中暑,通风差、温度高的室内小环境也可能引起中暑。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因高温死亡的案例中,室内中暑的比例占30%-40%。老年人、慢病患者、婴幼儿、孕产妇、体型肥胖者等,都是室内中暑的高危人群。
老人室内中暑初期症状多不典型——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不欲饮食等,若不及时处理,一旦出现高热、汗出、烦躁、呕吐腹泻、精神恍惚等,可迅速进展为热射病,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预后不良。
二、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中暑?
出汗是人体重要的解热途径,正常情况下,人体是通过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身体的体温的,体温高了,体温调节中心就会发出排汗的指令,温度就会下降。如果体温升高的时候,汗液难以排出,就会造成体内热量积聚,从而导致中暑。
老年人是中暑的高发、高危人群,尤其容易出现室内中暑。其原因主要是:
1 体温调节功能减弱;
2 机体排汗能力退化;
3 皮肤感知温度的能力下降;
4 反应迟钝,早期中暑症状不典型;
5 基础病多,不能耐受高温;
6 独居老人中暑早期不易被发现。
三、老人如何预防室内中暑?
保持环境凉爽
高温天气,适当开放空调,空调温度可以不必太低,27~28℃就可以,早晚天气凉爽时,注意开窗通风换气。温度高时,也可以用凉水擦脸、擦身来适当降温。同时注意避免长时间待在浴室、厨房等封闭空间里。
及时补充水分
夏天人体内的水分容易流失,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喝水注意少量多次,可以适当多喝一些菜汤、吃些汁水丰富的瓜果。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要注意不要贪凉及饮用冷饮。
适当多食用益气养阴的食物
可适当进食如莲子、百合、西洋参、太子参、沙参、玉竹、麦冬、石斛、银耳等
保持充足的睡眠
夏季昼长夜短,气温高,容易感到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使身体得到放松,也能起到防暑的作用。
家人要留意老人身体状况
家人要留意老人身体状况,发现老人精神倦怠,不欲饮食、不爱说话、睡眠增多等现象时,应将老人转移至凉爽环境中,喝水降温,如果情况严重,应立即送医就诊。
在炎炎夏日里,我们要时刻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掌握中暑急救措施和预防措施,为老年朋友守护一个清凉舒适的夏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