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减肥

自然减肥(怎么自然减肥)

首先,肥胖意味着呼吸受阻,最好通过呼吸法来减肥

我们的身体由四部分组成。佛教讲四大元素:地、水、火、风。呼吸系统打开了,少吃米面,多吃蔬菜萝卜,少吃鱼肉,自然就能减肥。

其次,当体内水分过多时,就会发生肥胖。

我们的生命,就像地球一样,70%是水。如果我们排出多余的水分,我们就会减肥。因此,每天要调整好水分平衡,防止体内积水。

第三,要多运动,排出汗液,自然减肥。

—— 南怀进老师《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您通常不会特别注意通过鼻子进出的呼吸。现在你坐起来,什么都不关心。能听到呼吸声就更好了。即使你听不到它,你也能感觉到它的进出。第一次感觉到的时候,第二次感觉到的时候,你的心就会跑掉,你就会知道两者是分开的,赶紧把它拉回来。因此,道教也把这种男女结合称为阴阳双修,意思是女人和男人连在一起。道教说,阴阳之间有一个媒人,叫“黄婆”,就是“意”。你的意识应该将你的呼吸和思想结合在一起。不要太关注。呼吸来来去去。一旦坐下来,你就什么都不关心了。你的意识只关注这股气息,你的思想与它融为一体,不再四处游荡。方法非常简单。

但一般人做不到,所以佛陀会告诉你“数”。怎么算?你知道呼吸出去,注意它出去又进来。一进一出叫做呼吸,你数一;接下来一进一出,数二;接下来一进一出,数三;记录这个数字。如果你同时吸气和呼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数到十后,还有一个办法,停止数;再次吸气和呼气,数到九,然后吸气和呼气数八,然后倒数。

如果你在吸气和呼气时数到三,中间想到了其他事情,那么它就不算数,你必须重新开始。数呼吸一进一出。如果您数到六时想到了其他想法而您没有数,请重新从一开始数。这称为计数呼吸的方法。但想一想,我们的呼吸本来就是进出的,对吗?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感觉自己是否在注意自己的呼吸。哎呀,不对啊,又胡思乱想了。这个心有三个功能。 ……

首先明白这叫算利息。总共有六个要点:一、数息;二、随息;三、止息;四、观息。没有提到呼吸观察。停下来、沉思、回归、净化。其实应该说数息、随息、息息、观息、还息、净息。但如果去掉下面的“夕”字,解释就变得不清楚了。

大乘、大乘的方法,都与念头十念密不可分,而念头十念中,安那般那念是所有禅修方法所共有的。天台宗的六妙法门(又称小至观)也是念观息法的一种。同时,这也是修菩提道果的简单方法。六妙法门,包括初数、二随、三奢摩他、四观、五还、六清净。

数呼吸是六妙门的第一步。所谓呼吸,是指呼气与吸气之间的时间。它被称为呼吸或思想。数呼吸就是聆听自己的呼吸,数数时间。数呼吸的目的是为了断除妄想,因为一个普通人一念之间就有八万四千种烦恼。数呼吸就像钓鱼和收网一样。心集中后,当心不再散乱时,停止计数。如果再数一遍,就等于把头按在头上,这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不需要数,则需要立即屏住呼吸。如果你强迫自己再数一遍,你的妄想就会增加。至于计数方法……从一数到十,然后从十倒数到一,如此重复,直到呼吸时只有数字而没有其他杂念(1、2、3.10、9、 8.2, 1.).如果您在数呼吸时误入其他妄想,则必须重新从头开始数。 ……风元素的计数过程和呼吸感觉分为三个层次:风呼吸呼吸。初时呼吸粗,谓之风。平静之后,呼吸细了,这叫气。再进一步,身心就平静了。你只能感觉到自己内心的呼吸,却听不到呼吸的声音。这是呼吸。当谈到休息时,停止计数并投入其中。 ……

当你到了“呼吸”的时候,就不要数了,于是就进入了“跟随”的状态。此时,正如后世道家所说:“心气合一”。思想和呼吸就像盐和面粉合二为一。心如探照灯,呼吸如飞机。飞机飞到哪里,探照灯就照到哪里。 ……

熄灭后就会停止,就像密宗的宝瓶气一样。呼吸也停止了,杂念也停止了,这就叫灭。 ……此法可祛病延年。此身虽然是四大假相,但没有它就不可能成佛。因此,四大专业的调和非常重要……

观的意思是观察妄想,了悟真理。如果你达到了止息而不修习内观,你就和外道一样了。佛教与外道的区别就在于般若的智慧。智慧从哪里来?从冥想开始和冥想练习中获得。如何开始和修习内观?我们必须研究智慧的科学,正如“唯识”研究中所描述的那样,这是观察和实现最高智慧的原则。

观后就是返回,返回就是转身。回归法身、般若,获得解脱。法身是清净心的属性。般若是十二生肖中完美无缺的星座。解脱是千亿化身的属性。 “法身、般若、解脱”平等而现,谓之还。例如,对人、事、物的执着并不是解脱。一个白痴看似解脱了,但他绝对没有智慧。如果你不是白痴,你我之间就不会有得失、是非之忧。如果你被别人侮辱或欺负,你不会因此而生气。相反,你会有慈悲之心,逐渐接近般若解脱、清净法身的境界。

返回后,就变得纯净了。这才是真正的净土。即如净土宗净土,净化法身。以上六项简要说明了天台宗的六大妙法。

关注“元根堂”公众号,我们将一起学习南怀瑾老师的作品,探寻人生的真谛,解答人生的困惑,从书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22

网站地图